员工离职社保

时间:2024-04-28 18:09:44 投稿人:kaka003

原标题:"员工离职社保"关于文章分享。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kaka001。

员工离职社保

员工离职社保1

  我公司员工xx(身份证号码:xxx)于xx年xx月xx日入职到xx年xx月xx日离职,在公司担任xx职位,任职期间的劳动保险手续已办理,后因合同期满原因离职,故社保手续已于xx年xx月xx日转出,特此证明。

  xxx公司(公司的公章)

  xx年xx月xx日

员工离职社保2

尊敬的领导:

  自从20__年xx月xx日入职到__公司工作以来,已有x年有余,现由于个人原因我要离开本单位。

  在这x年的工作中,非常感谢领导对我的信任与栽培;同时也非常感谢同事对我的帮助与支持;让我在工作中学习到了不少知识,积累了不少经验;x年之中,公司从屈屈几人现已发展到有几十人的强大团队,虽本人天生愚钝,但在工作期间,我也竭尽所能,去认真负责的完成了公司交与本人的每项工作,在这里我不敢言功,但也无过,做到了无愧于公司,无愧于职业道德;但是由于个人及家人的原因,我不得不离开公司,不得不离开真诚与友善的'同事们。

  再次感谢公司对我的信任与栽培,感谢同事对我的帮助与支持,同时也衷心希望公司今后发展的更好,更辉煌!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日期:

员工离职社保3

  今天来和大家聊一聊员工投诉单位欠缴社会保险费,单位该怎么办?

  单位给员工正常缴纳社会保险是很多单位的操作惯例,但是其实有很少单位被社保稽核或者员工投诉到社保稽核让单位来进行投诉处理,每年的三四月份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部分地区也有一些社保稽核的抽查到某一些单位,HR接到了社保稽核的抽查或者员工的投诉究竟该怎么处理,确实难倒了一批HR,也让很多老板头疼。我们说社保缴纳的合规性决定了解决这个问题注定是一个难题,就像有些人经常问我,我们没有按正常的基数给员工缴纳保险,就是按最低的。我们特别着急听你这个课该怎么办,我们说合规就是合规不合规就是不合规,很难通过一两句话或者听一堂课去解决你所有的问题?

  有一些基本的方式,基本的规则,我们是可以运用的,如果员工投诉缴纳社会保险从最积极的应对方式最合规最没有争议的合规方式上来说,当然是完全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补缴。

  第一个建议:就是老老实实规规矩矩的积极补缴相关社保,同时遵循相关的具体处罚原则,那什么叫积极不交社保,就是当社保稽核的通知书到了单位之后,按照通知书上的内容它会写得很清楚,需要你提供社保的开户许可,营业执照,授权委托书,工资发放证明到底哪个期限的,是这个人的还是所有员工的,按照稽核通知书上的内容提交相关资料。

  第二:社保会根据递交的资料,核定单位和个人应当补缴的部分,那这个时候一定是单位部分单位承担,个人部分个人承担,也就是说补缴社会保险,员工一定会拿钱的。一定要出钱给社保的

  第三:单位除了补缴之外,有没有其他的法定的成本,按照社会保险法的规定是自欠缴之日按日还要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这个是一个不低的成本,也是单位没有按照相关规定依法缴纳社会保险的一个后果,所以积极补缴的成本,加上法定滞纳金的成本是单位要面对的两项成本。除此之外有没有更多的成本或者额外的处罚。很多HR小伙伴也问到了,根据社会保险法第86条的规定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保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欠缴只加收万分之五滞纳金,前面我们说过了,逾期仍不缴纳的由行政部门处于欠缴金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各位,欠缴了单位会不会被直接罚款而且金额这么高?我们说不会的,只有社保经办机构行政责令发一个行政的责令通知书,单位仍然不缴纳的才会面临刚才说的之外的一个一倍到三倍的罚款。但是如果按照社保经办机构的要求补缴了则不存在这样的罚款。所以依规缴纳是面对社保投诉处理的最主要也是最依法的一个原则。

  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面对很多单位的投诉,我也有一定的经验,我总结了HR处理该办法的九大招数,那么我们分别跟大家做简述。

  第一、前面我们讲了,依法依规补缴,第二提交材料的迂回战术,怎么讲,很多单位的材料未必是齐全的或者很多HR说哎呀这个资料我这么交是不是不合适,比如说我的工资发放是1万块钱,但是社保缴费是按照3000块钱缴的,如果你递交资料明显就有差,但是单位的公司结构又比较复杂不是一个统一的数,比如说我没有基本工资,有岗位工资,有绩效工资,有提成工资。发放的时候比如说有一张卡两张卡,或者转账,加现金支付等等方式。在递交资料的时候我们都觉得可以先从一个对单位有利的原则,可以考虑不一次提交,如果社保经办机构提出了意见或者有异议了,我们再补充提交。是不是有可能用这种迂回战术会起到一是时间上的相对延长。

  第二:在认定工资基数或者社保补缴期限上,可能出现这单位有利的原则,也给之后的处理留下一些办法呢,所以迂回材料提交资料的迂回战术,是我们可以考虑的第二种办法。

  第三:工资基数有异议需要立案去解决,那面对补缴社保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到底补缴的基数是什么,对于在争议期间或者需要补缴期间的工资标准究竟是什么,社保经办机构会要求单位来进行举证,如果按照我们第二个原则,那么单位的工资结构复杂对工资基数双方存在异议,而单位又举证了员工又不认可的情况下,很可能存在劳动监察机构让双方去通过仲裁或者其他方式另案去解决工资争议问题。那这个时候社保缴费就要暂时搁置了,如果双方对于工资基数有争议的话,要通过仲裁一审两审长达将近一年的时间去解决。这个时候社保是搁置的员工还有没有动力或者有没有时间去做这样的投诉,或者有些单位有一些地方的社保机构干脆因为有60天的一个处理时限,就让员工先行撤诉等确定了,在去提起这样的一个申诉,增加了时间,这是对于工资基数。

  第四:劳动关系是否存在的'抗辩,在我们的实践当中有的员工提起补缴社保往往不是整个期间的,而是入职的前半年或者一年的社保,甚至有些员工是十多年前20多年前的入职。现在在职的处理这个问题的HR根本就不了解当时的情况,员工手里边又没有特别充分的或明确的在多年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这个时候单位可以向社保经办机构提出我们不认可当时双方存在劳动关系,这个时候社保经办机构对于劳动关系双方有争议的情况,他会告知员工先行去通过劳动仲裁的方式确认该期间存在劳动关系,之后才存在社会保险的补缴问题。同样跟工资基数有异议一样,通过劳动关系经过仲裁一审两审的三个阶段的确认,之后才会存在又回来补缴的问题,如果不存在,就不存在补缴社保的一个前提。在仲裁一审两审的长达一年的诉讼当中,单位也有机会和员工再去做和解而避免了劳动监察机构或社保经办机构很短的一个处理时限,给单位那么大的压力。

  办法五:个别地区的时效抗辩。我们在讲前两个问题的时候我们提到了补缴社会保险到底有没有时效,那我们说了在全国大部分地方都是没有两年时效的,但是在个别地方还是存在时效抗辩或者认定时效的一个办法,我们看你们在当地到底有没有时效,HR在补缴社保的时候提出一个时效抗辩,看一看社保经办机构的一个具体执法的程度。有些单位就说好那我们就采纳了,有些单位不采纳,所以说这个地方在各地有一定的差异,我们可以作为个别地区的一个处理方式之一。

  第六种办法:各不同地区的社保补缴特殊政策,为什么这么讲,社保到底可以补缴多少年,社保到底能不能补缴,在某一个期间点之前的社保能不能补缴。在全国同样没有一个稳定的政策或者统一的政策。各地都有不同的差异,比如说我们给重庆地区打电话说我们能不能补缴五年之前的社保啊,他们有一些区县给我们解释说,我们这儿只能补交两年的,在之前的我们就不管了。问在北京地区能不能补缴社保,它又要区分一个户籍状况,比如说在20xx年的7月1号之前如果是农村户籍不论是外埠农村还是北京的农村,都是不能补缴社保的,只有城镇才可以。我们只是举例两个地方的例子。所以告诉大家不同的地方,对于能不能补和补缴多长时间的同样存在很大的一个政策差异。所以咨询当地的12333是一个了解政策渠道的很简单易行的办法,也可以向你们员工投诉的所在区,或者你们缴纳社保所在区县的社保经办机构,或劳动监察部门进行一个咨询。同样是了解这个办法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第七:协商解决另签协议,面对员工的投诉社保也是允许双方去协商解决的,比如说对于社保缴费基数在社保的组织下达成一个协商。或者双方私下达成一个协议,对于补缴的期限补缴的基数达成一个协议。甚至对于员工不补缴,把钱补给员工。如果你们私下达成一个协议的话,员工最后去从社办经办机构把诉撤回来,同样是可以采纳的。我们之前讲过了,在实际的用工当中如果单位采取现金补偿或者协商补缴的方式法律是不支持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把它当做一个例外,这个时候员工投诉了,用协商的方式来进行解决,最起码是解决了员工的投诉问题,同时在协议当中明确约定了如果员工要是反悔的话,需要把单位给的补偿退还给员工甚至约定一定的违约金,对于员工有没有动力在去投诉主张这个权利从心理上会形成一个很强的制约。办法八,劝撤诉。依然是一个让员工去办理社保撤诉的一个办法,因为只要撤诉了社保经办机构是一般是不会再继续的进行补缴或者是稽核集合的,员工如何达成去撤诉除了我们办法八说的拿到一定补偿之外,其实在实际的用工当中你还可以想一些其他的办法。比如说在我们几个月前一家单位的咨询,双方形成了一个互相牵制的局面,员工投诉单位补缴社保,单位发现员工在入职的时候或者在职期间存在一个严重过错给单位造成损失的行为。单位想对员工提起一个赔偿之诉,而且单位认为证据非常的充分。所以当单位用一个另行提取赔偿诉讼的办法,让员工感到压力最后他撤诉了。我们还遇到一个员工在离职之后因为跟单位有纠纷,单位没有向他出具一个清洁版的离职证明,单位给他的是一个因为他有什么过错被解除的证明,那么这个员工积极,特别想快速融入到下家单位,他伪造了一个新的入职证明,用了一个萝卜章伪造了,这件事情被单位知道之后单位经过一番调查取证,最后跟员工说你这个可能构成刑事犯罪了伪造事业单位公文印章罪,你可以投诉社保单位将依法去报案。用这样的一个办法员工也感到压力了,随后就撤诉了,有人情或者跟员工比较熟悉的员工,去做这样的事情可以。如果有其他法律上的或者其他的潜质办法,也是可以考虑因素之一。最后一个办法叫适当处理人际关系,这个我们就不宜多讲了,各地的社保投诉,比如说有社保的经办机构直接办理,也有委托一些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处理的,适当公关,那么和这些机构,去积极的协调,想办法是有可能会得到一个你想不到的或者是其他的一些结果这个不宜多讲,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员工离职社保4

  我公司员工(身份证号码:)于__年__月__日入职到__年__月__日离职,在公司担任职位,任职期间的劳动保险手续已办理,后因合同期满原因离职,故社保手续已于__年__月__日转出,特此证明。

  __公司(公司的公章)

  __年__月__日

员工离职社保5

  我公司员工xxx(身份证号码:xxxxxxxxxxxxxxxxxx)于xxxx年xx月xx日入职到xxxx年xx月xx日离职,在公司担任xxx职位,任职期间的劳动保险手续已办理,后因合同期满原因离职,故社保手续已于xxxx年xx月xx日转出,特此证明。

  xxxxxxxx公司(公司的公章)

  xxxx年xx月xx日

员工离职社保6

  员工离职社保证明

  我公司员工___(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于20___年___月___日入职到20___年___月___日离职,在公司担任xxx职位,任职期间的劳动保险手续已办理,后因合同期满原因离职,故社保手续已于20___年___月___日转出,特此证明。

  xxx公司

  20___年___月___日(公司的公章)

  拓展:辞职后社保怎么处理

  1、养老保险,有个人账户,身份证号就是帐号,辞职后可以有三种处理方式:

  第一、是停止交费,形成缴费年限中断,个人账户积累停止,但只要时间不长对今后影响不大;

  第二、是由个人全额缴纳,即不中断缴费把过去连同企业缴纳的部分一并自己缴纳,但这样个人负担较重不太合算;

  【个人缴纳的方法】

  (1)首先是到当地就业服务中心(人才中心)作失业登记。需提供相关的解除合同证明书、身份证复印件,领取登记表填写并申请按规定享受失业救济金待遇,同时办理《再就业优惠证》享受相关的政策优惠待遇。

  (2)需要提供《失业证》、《再就业优惠证》、身份证、单位出具的参加医疗保险时限证明书到医保中心办理医疗保险参保手续。

  (3)待业期间所欠缴费用,必须到当地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所辖的社保中心(就业中心)个人缴费窗口。提供《养老保险手册》、《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登记卡片》、《养老保险个人怅户封存单》、《失业证》、《再就业优惠证》等相关手续以自谋职业者的名义办理续保手续。

  第三、是如果到外地谋职可以办理保险转移手续,到新的就业地区。不管哪种方法,找到新的工作单位都可以续上,在你退休前永远不会作废。

  2、医疗保险,也有个人账户,辞职后处理方法基本同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里的钱可以在当地继续使用,但目前暂不能转移,国家已经出台了有关转移办法。

  3、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都没有个人账户,辞职后保险自动解除,但失业保险只要缴费满一年,不是个人原因造成的失业,就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

  4、住房公积金,有个人账户,企业和个人缴纳的费用,全部形成个人账户总额,就如同银行的零存整取所有权属个人,辞职后只不过停止了存钱,但账户的.钱还是你的,只要符合公积金提取规定,随时可以提取,以后也可以续交,永远不会作废。

  五险一金的缴纳比例

  1、五险一金是应税收入的抵扣项目比方说员工税前收入是10000,养老险+医疗+失业+公积金(按12%算)占员工税前收入的23%,也就是说可以扣除掉2300,剩下的7700再减去3500的免税额,剩下4200才是要交税的部分。换句话说,从员工工资里扣掉的五险一金,是免税的。

  2、五险一金是单位和个人配合缴纳的,也就是说除了从员工工资里扣掉的那部分,单位也会按照规定的相应比例给员工缴纳缴,将来员工账户里的钱是这两部分的总和。

  根据目前我国社保政策的相关规定,社保五项(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的缴费比例,企业为29.5%—30%,其中养老20%、医疗6%、失业2%、工伤1%、生育0.5%—1%;个人累计达到11%左右。

以上员工离职社保的内容,由学练范文网搜集整理分享。

最新范文

岗位轮换工作实施方案通用5篇05-03

缴纳社保申请书(精选15篇)04-28

社保窗口个人总结参考04-28

代缴社保合同模板04-28

员工离职社保04-28

因公出差制度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