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诗优选4篇

时间:2023-11-29 16:52:31 投稿人:kaka003

原标题:"七步诗优选4篇"关于文章分享。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kaka001。

《七步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是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白话文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七步诗优秀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步诗 篇一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七步诗》作者是三国时期的曹植。曹植是曹操的小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很受到父亲的疼爱,曾与曹丕竞争太子之位。曹操去世后,他的哥哥曹丕当上了魏王。曹植的生活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从一个过着优游宴乐生活的贵族王子,变成处处受限制和打击的对象。因为曹植在曹操亡故时没来看望,而被押进朝廷问罪。曹丕四兄弟的母亲开口求情,曹丕便给了曹植一个机会,让他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曹植又气又恨,轻踱七步,吟出一首千古绝唱。

2、教材地位及作用:《七步诗》是人教版第十二册中的一首诗。本册是全套教材的最后一册,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词,掌握了一些了解古诗大意的基本方法。本组教材的安排,是为了提供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不要求详细讲解。重点放在背诵上。

3、教学目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级语文教学的要求,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我把教学目标设定为: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古诗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中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朗读,借助课件,展开想象来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其中的韵律美。

2、引导学生学习课外古诗,进行相关类别古诗的整理,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件和图画读诗,想象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古诗的大概内容,理解一些字的含义,体会诗中的韵律美。

教学难点:通过反复朗读,借助插图,想象诗中描绘的场景,感受诗句的情感。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词,掌握了一些了解古诗大意的基本方法。多数同学能够独立学习。剩余部分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也能够理解。

三、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揭示课题

1、大家都知道我国历史上三国时期的哪些人物、故事?很多人都知道曹操,他的两个儿子——曹丕、曹植有一段恩怨故事不知道大家清楚不清楚?

2、曹植是曹操的小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很受到父亲的疼爱,曾与曹丕竞争太子之位。曹操去世后,他的哥哥曹丕当上了魏王。曹植的生活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从一个过着优游宴乐生活的贵族王子,变成处处受限制和打击的对象。因为曹植在曹操亡故时没来看望,而被押进朝廷问罪。曹丕四兄弟的母亲开口求情,曹丕便给了曹植一个机会,让他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曹植又气又恨,轻踱七步,吟出一首千古绝唱,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诗《七步诗》。曹植念了这首七步诗后,曹丕明白了曹植这首诗的道理于是便放了曹植。

(设计意图:讲故事引题的教学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学生体会意境打下基础)

(二)、初读古诗,学习字词

1、在师范读后,让生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生自由练读朗读后,教师指名读,指导读正确,读流利。

(三)理解诗意,深入朗读

1、在理解之前,咱们先交流交流,平时,你们都用哪些方法来理解诗的意思呀?学生交流学习方法,共同总结出理解古诗的方法:了解每个词的意思,然后把词的意思串成一句话就是这首诗的意思。然后体会诗意。(设计意图:学生都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教师就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走,并帮助学生走好这一步。)

2、总结:什么是借物喻人?你知道那些借物喻人的诗词?

3、学习两首借物喻人的诗:《石灰吟》《竹石》。运用刚才的学习方法学习两首诗,小组交流后课堂汇报。

四、板书设计:

七步诗

豆——曹植萁——曹丕兄弟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设计意图: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浓缩了的精华,是直观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能直观形象的反应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我设计的这个板书是“归纳式”的板书设计,突出了本诗的中心。)

步诗 篇二

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这句话在今天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古诗语言精炼,情感强烈,节奏鲜明,意境优美,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今天我上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古诗背诵》中的《七步诗》。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大家一一说明。

一、说教材。

《七步诗》是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古诗词背诵中的一篇课文。本诗是三国时期魏国才子曹植所作。这首诗巧妙的运用了比兴的修辞方法,表达了诗人曹植对手足相残的悲愤。“古诗词背诵”这节综合性学习,是对课内诗歌学习的一个延伸,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灿烂的古典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而本课选入课本,主要意图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诗文,感受自己民族的文化,开阔视野,培养情趣,体验古典诗词的意境和意韵并由此产生热爱与向往之情。

二、说学情

虽然学习古诗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已经不再是难点了,课前学生也有了充分预习。但是通过课前调查得知,对于我们熟悉的经典《三国演义》,大部分学生却并不熟悉,因而对于这首诗的深层理解,大部分学生都有问题。学习古诗的方法大部分学生已经熟记于心,本课旨在通过让学生把握写作背景,在理解作者内在情感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我最终将教学目标确定为三点:

1、熟读古诗,扫清字、词障碍;

2、理解本诗写作背景,走进作者内心世界,尝试与古人“对话”;

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四、说教学重难点

《七步诗》是属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内容,它位于这本教材的144页,是属于“古诗词背诵”的内容,这个内容一般老师都会让学生读熟和背诵,不会作过多的讲解。因而我没有将生字、词和诗句意思作为重点来教学,因而我将教学重难点分别确定为: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和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

五、说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古诗的特点,本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为:

1.设境想象法:运用多媒体再现情境。学生在心境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并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从而深刻体会到了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2.重点字词剖析法:这样设计,意在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使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进一步把握作者的情感。

3.朗读体会法:简化阅读教学中的讲读环节,扣住关键句,指导学生反复读,在诵读中积极感悟。

六、说教学流程

(一)成语导入,引入课题

首先利用成语“才高八斗”引出后人对曹植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充满好奇,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然后多媒体出示曹植的简单介绍和写作背景,弥补了学生缺乏历史背景知识的不足,满足了学生一部分好奇心,进而激发其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最后共同回顾以往学习诗歌的方法,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注重过程与方法,以“学习诗歌的方法”为主线,使课堂脉络分明,学生思路也更加清晰。

(二)熟读古诗。

首先请大家根据课前预习和注释,自由朗读古诗;然后课件范读、指名读,要求根据课件读出节奏感;最后全班齐读。使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读通诗句。

(三)理解诗意。

请同学们小组讨论诗句的意思,然后请最快得出结论的两个小组汇报,最后教师帮助总结。这些都是为了下一个环节引导体会情感,深入领会诗的。意境奠定一个厚实的基础,提供一个合理的逻辑依据。

(四)体会情感。

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一连串的问题:

1、“豆在釜中泣”的“泣”是什么意思?

2、诗中指的是谁在哭泣?

3、“豆”为什么要哭泣呢?

4、豆子哭泣仅仅是因为被煎熬吗?

5、豆子真的会哭泣吗?诗中的“豆”和萁分别指谁?

6、你认为这种哭泣是一种什么样的哭泣?通过教师和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回答,进而得出曹植伤心的根本原因是“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使学生初步理解曹植面对兄弟残害的悲愤和无奈。

(五)有感情地朗读

这一环节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多媒体展现曹植作诗的情景,配乐朗诵,开火车读,全班齐读。借助直观手段,来弥补学生生活的缺陷,进一步体会感情,激发学生朗诵的兴趣。有了以直观情景为支撑的形象,有了打动人心的音乐做陪衬,情动于心,情由心生,学生也就比较容易引发真切的情感,而当情感与体会融为一体时,诗的感情和意境也就水到渠成了。

(六)拓展延伸

1、讲故事《皖南事变》

2、小结。列举生活中“同室操戈”的示例;

3、升华朗读。

4、引导学生回答兄弟手足之间应该怎样相处。

5、高唱《相亲相爱一家人》结束。引导学生体会兄弟、亲人、同学、同胞要和睦相处,团结互助,并由此延伸开去,在歌声中使学生感情得到进一步升华,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七)作业布置:背诵全诗。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堂课的微型教案。我抓住重点,采用简洁的文字,设计本课的板书,使学生一看便对文章内容一目了然。

总之,这节课的设计,我始终坚持“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的教学理念,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课程理念,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思。

步诗 篇三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葵,衰,煮,羹,煎”,在理解每个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2、理解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词的意思,进一步感悟理解古诗的方法。

4、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祖国灿烂的文化底蕴,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体会青春易逝,时不再来,要勤奋求学的道理,克服嫉妒心理。

5、培养学生珍惜美好年华,体味边塞风光的壮美。

二、重点、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文的思想感情,并能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2、体会诗文的思想感情,引起心灵的共鸣。

三、教法与学法

谈话法,朗读法。自学讨论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背诵《长歌行》。同学们从《长歌行》中不仅领略了这首诗生动形象地比喻,更使我们受到了有益的启发,那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名句不时地激励我们珍惜时间,不断努力。

今天我们将要赏析的这首诗的创作经过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谁知道这首诗的作者和来历?(板书题目及作者)

(二)、学习《七步诗》

1、学生谈谈有关对这首诗的了解

(“三国”以后,魏国的第一个皇帝是曹丕,他有个弟弟叫曹植,十分有才干,曹丕十分妒忌,所以总想加害他。有一次,曹丕叫人把曹植叫到官中,命令他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的话就杀他的头。曹植又气又恨,轻踱七步,吟出一首千古绝唱,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诗《七步诗》。

(曹植(公元192——232年)三国时期魏国诗人。字子建,曹操的第三个儿子。沛国谯县人,有政治雄心。他的哥哥曹丕当皇帝后,他受排挤、迫害,终生遭受软禁。)

2.教师范读课文,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3、跟随“学习提示”自学本诗。

(1)读一读《七步诗》,想一想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学习小组间展开交流。

(3)记下不懂的问题,画在书中,寻求同伴的帮助。实在解决了的,在全班讨论交流。

(4)选择喜欢的形式进行汇报。

交流自学情况,提出不懂的问题

1.你理解了哪些词句,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持:用来(与今天的意思比较)

羹:用肉或某做成的糊状食物。(古义)

漉:过滤。

豉:这里指煮熟的豆子。

以为:把……做成。(与今天意义不同)

箕:豆秸

釜:锅

泣:哭泣

2.试着说一说每句诗的意思。

3.你还有那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3、(出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示全诗)学生自由朗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

4、放声朗读这首诗。(自读、互读。)

(三)、组织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1、(出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示动画版的课文插图)出示《七步诗》动画插图,教师配乐朗诵,学生看、听、思考,这首诗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谈,教师随时进行朗读指导。)

1组:汇报诗句的意思。

拿来豆子煮豆羹,滤掉豆渣成为了豆汁。豆秸锅下燃得旺,豆子锅里哭啼:咱们本来是同一个跟上生,你为什么迫害我这么急!

2组:主持开展“考考你的理解力”环节。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3组:以朗读作为主要的回报形式。教师提供相应的音乐录音。

(汇报的形式力求多样)

(四)、练一练(出示多媒体课件)

(1)先解释加点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2)、通过学习这首诗,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七步诗》全诗用比喻的手法,用同根生长的豆和豆秸,比喻同胞兄弟。锅下燃烧的豆秸,比喻诗人的哥哥魏文帝;锅里的豆比喻受害的诗人自己。这首诗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相互排挤斗争的残酷现实。)

(3).曹植写这首诗的真正意思是什么?

(教师引导:结合当时的情况,想一想、曹植的这首诗是否另有所指,指的又是什么,从而体会这首诗的比喻意义。比如,“同根生”指什么,“相煎何太急”又指什么,联系前边想一想,“豆”和“箕”又指什么……从而体会这首诗的真正含义,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4)、带着这种感情再次朗读古诗。

(5).自读自悟

(6)、理解诗句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曹植七步之内成诗,诗中写到“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我们生活中煮豆时豆会“泣”吗?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比喻兄弟相残)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于兄弟之间手足相残的无奈与哀怨。)

(五)、拓展创新训练

1、(学生畅谈学习感受,教师小结)这首诗中蕴含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是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为曹氏兄弟为了争夺王位而不顾及兄弟情谊的做法而惋惜,更使我们深深地同情曹植的不幸处境。我们深深同情曹植的无奈,同时被他横溢的才华所折服。也可看出封建社会的帝王之家为了争夺、捍卫权势不惜手足相残的扭曲人性。

2、学生分头准备,进行汇报表演,考查学生对这首诗思想内涵的理解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你最喜欢哪些句子,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会用自己的话串说诗句意思;注意一些难词难句的理解。

课后反思:

1、师生准备还是到位,这是上好课的基础;

2、学生理解教材的程度基本达到目的;

3、学习效果良好,积极性调动及时,兴趣浓厚。

步诗 篇四

作者:乐余中心小学 陈海瑛

教材分析:

《七步诗》作者曹植。“七步诗”指走七步时间内做成的诗。曹植的兄长曹丕,取代东汉称帝后,忌妒弟弟的才学。有一次,曹丕命令曹植在七步的时间内做一首诗,做不出就杀头。曹植聪明过人,在七步内做了这首诗,曹丕没能得逞。

《长歌行》出自汉乐府,“长歌行”的“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这首诗用季节的变换作比喻,说明一年里哺育万物生长的最好季节是春天,而人的一生当中最宝贵的时光是年轻力壮的时候。用江河不能西流作比喻,说明时间一去不复返,劝导人们从小要努力学习,不要虚度年华。

《出塞》作者王昌龄。唐朝初期,在阴山南面的地区,民族之间的战争不断。这首诗歌颂汉将李广,叹息朝廷用人不当,驻守将领无能。诗中的景物描写寄托了诗人深厚的思想感情,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

教学目的:

1、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2、学会生字新词。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熟练背诵,默写《出塞》。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七步诗》

1、范读课文。

2、解题:七步诗是在走七步路时间以内做成的诗,曹丕命令兄弟曹植在这个很短的时间内作出一首诗,否则就杀头,于是,曹植就作出了这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

3、自学这首诗。

(1)自读课文。

(2)看注释理解诗的意思。

(3)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4、指导理解这首诗的内容。

(1)煮豆持作羹:煮豆用来作羹。

(2)漉菽以为汁: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3)萁在釜下燃:豆秸在锅下燃烧。

(4)豆在釜中泣:豆子在锅中哭泣。

(5)本是同根生:豆子和豆秸生在同一条根上。

(6)相煎何太急:你为什么烧起猛火来煎熬我?你这么急迫地残害我是为什么呀?

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用豆子比自己,豆秸比兄长曹丕,作者通过这首诗表达对曹丕兄弟残杀的不满,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本质。

二、学习《长歌行》

1、用上面的方法,学习这首古诗。

(1)青青园中葵:园子里绿绿的蒲葵树。

(2)朝露待日唏:早晨沾上了露水,等到太阳出来时就晒干了。

(3)阳春布德泽:温暖的阳光为大地送来恩泽。

(4)万物生光辉:花草树木都打起了精神。

(5)常恐秋节至:就怕秋天快要到来。

(6)昆黄华叶衰:密密的树叶会变得枯黄,花儿会凋谢。

(7)百川东到海:众多河流向东流入大海。

(8)何时复西归:它们什么时候才能回到西边去呢?

(9)少壮不努力:年轻时不抓紧时间努力学习。

(10)老大徒伤悲:老了只能白白地伤心。

2、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要说明什么问题?

(1)用季节的变换作比喻说明一年里哺育万物生长的最好季节是春天;人的一生中最宝贵的时光在年轻力壮的时候。

(2)用江河不能向西流作比喻,说明时间一去不再复返,劝导人们要珍惜时间,趁着年轻努力学习。

三、巩固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

2、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一、学习《出塞》

1、用上堂课的学习方法,先进行自学。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秦时明月汉时关:明月和关塞与秦汉时没有什么不同。

(2)万里长征人未还:出征的将士们没有回来。

(3)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连年战争的痛恨和不满,对出征的将士们的同情、怀念。)

(4)但使龙城飞将在:假如现在飞将军李广还在世。

(5)不教胡马度阴山:绝不会让敌人的兵马越过阴山。

(6)这两句诗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表达了作者对飞将军李广的赞颂和对朝廷用人不当、驻守将领无能的叹息。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对人民的关心。)

3、你还读过哪些描述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

凉州词(王翰)从军行(王昌龄)军行(李白)

葡萄美酒夜光杯,青海长云暗雪山,骝马新跨白玉鞍,

欲饮琵琶马上催。孤城遥望玉门关。战罢沙场月色寒。

醉卧沙场君莫笑,黄沙百战穿金甲,城头铁鼓声犹震,

古来征战几人回。不破楼兰终不还。匣里金刀血未干。

二、指导朗读

☆朗读要根据每首诗所表达的意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七步诗》暗喻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兄弟相残的腐朽本质。要读出作者的无奈与不满。

2、《长歌行》前面的写景是为了抒发后面奉劝人们珍惜大好时光有所作为的思想感情。前四句写出春天的美好,五六句笔锋一转,写出秋天的凄凉。后四句借前边的比喻让人们认识到时间的可贵,年少努力的重要。

3、《出塞》这首诗的景物描写,寄托了诗人深厚的思想感情。从诗人的赞颂与叹息中,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和人民的关心。

三、学习本课生字

1、学生自学。

2、检查自学效果。

四、巩固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练习背诵三首古诗。

以上七步诗优选4篇的内容,由学练范文网搜集整理分享。

最新范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选5篇】03-12

《山雨》六年级上册课文教案【优选2篇】03-12

《自然之道》教案【优选10篇】03-12

语文天地(优选6篇)03-12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优选10篇】03-12

幼儿园教学设计【优选6篇】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