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审计理念下的高校内部审计(推荐7篇)

时间:2024-04-29 09:28:33 投稿人:kaka003

原标题:"绩效审计理念下的高校内部审计(推荐7篇)"关于文章分享。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kaka001。

【简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绩效审计理念下的高校内部审计(共7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欢迎大家分享。在此,感谢网友“lxfwj0727”投稿本文!

绩效审计理念下的高校内部审计

篇1:绩效审计理念下的高校内部审计

摘要: 绩效审计不仅是一种现代审计理念, 而且是现代审计工作的核心内容。我国绩效审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始于20 世纪80 年代初, 年国家审计署提出, 审计工作的重点逐步由以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和合法性审计逐渐转向对政府的绩效进行审计。笔者认为, 高校内部审计在高校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范围广泛, 内容丰富, 其重点仍然是真实性和合法性。绩效审计是一种理念, 是一种潮流, 它更是一个过程, 需要并必将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提高和逐步完善。高校应从实际出发, 积极研究并探索高校内部绩效审计的特点和有效途径。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审计理念; 绩效审计

一、绩效审计是现代审计的发展方向

1 绩效审计是一种现代审计理念

由于各国绩效审计的实践和具体做法不同, 对绩效审计的认识和理解也不一致, 至今绩效审计没有一个统一的公认定义。但对绩效审计目标的理解是基本一致的。国际审计组织在1977 年第九届国际大会上指出: / 除了重要性和意义都不容置疑的财务审计之外, 还有另一种类型的审计, 即对政府工作的绩效、效果、经济性和效率进行的审计。财务审计检查资产管理的真实性、合法性, 绩效审计则进一步检查资产管理运行的有效性。此后, 在5绩效审计指南( 草案)6中绩效审计被归纳为是对政府管理活动的经济性( Economy) 、资源使用的效率性( Efficiency)、达到目标的效果性( Effectiveness) 进行的审计。因此, 绩效审计又称 3E 审计。从国际审计发展看, 绩效审计是与现代审计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同步的, 它发端于20 世纪40 年代中期, 发展于20 世纪70- 80 年代, 到20 世纪90 年代基本实现了由传统财务审计向绩效审计为中心的转变。可见, 绩效审计首先是一种现代审计理念, 它运用了现代审计的方法和手段。

2绩效审计是现代审计工作的核心内容

绩效审计是现代审计的核心内容, 是国际审计发展的主流方向。美国学者齐塔早在80 年代末期的521 世纪审计展望6一文中认为, 未来的21世纪, 财务审计仍将继续大量存在, 但直接用来确定公司经营的经济性、效率和效果的审计会越来越多。20 世纪70 年代以来, 英国审计署和加拿大审计长公署, 每年的审计项目计划, 绩效审计大致占总审计数的40% ; 美国国家审计总署的工作比重, 绩效审计占85% 以上。尽管由于各国国情不同, 财务审计和绩效审计工作量的比重也不一样, 但是英国、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审计都以绩效审计为核心内容, 安排审计任务, 编制审计计划, 组织审计工作。

3 绩效审计是中国特色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绩效审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始于20世纪80 年代初国家审计制度的确立和审计机构的成立, 并始终围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改革和发展这一中心进行。随着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 20 世纪80年代初、中期, 我国审计界就开始了对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初步探索; 80 年代后期进行了对承包经营责任制审计的探讨和实践; 90 年代初期又开始研究和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营机制审计。2003 年国家审计署制订并颁布了52003 至 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6, 明确提出要/ 实行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 逐年加大效益审计分量, 争取到2007 年, 投入效益审计力量占整个审计力量的一半左右0; 年在5审计署2006 至 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6中又进一步明确要/ 全面推进效益审计, 到2010 年初步建立起适合中国国

情的效益审计方法体系0。通过效益审计/ 以揭露管理不善、决策失误造成的严重损失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为重点, 促进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维护国有资产安全0。这一战略决策, 既为我国的审计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 也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它要求审计工作和审计人员迎接新挑战, 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 适应新形势, 融入国际审计大体系。

二、真实性和合法性仍是目前高校内部审计的重点

1 高校内部审计在高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高等学校已经逐步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独立事业法人, 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管理层次不断增加, 经费来源渠道不断拓宽,经济活动日益复杂。教育资源配置形式越来越广,经费支出越来越多样化。与此相适应, 我国高校的内部审计工作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20 多年来, 高校的内部审计工作紧紧围绕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紧紧围绕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事业, 卓有成效地组织并开展了各项审计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为促进高等学校执行财经法规,强化内部管理, 防范经济风险, 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 高校的内部审计不仅是学校及所属部门和单位的监督部门, 又是高等学校领导在经济管理方面的参谋和助手, 还是我国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高校内部审计具有广泛的范围和丰富的内容

高校内部审计的范围十分广泛而全面, 它置身于高等学校之中, 既可以对学校及所属各部门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的审查, 又可以进行事后、事中和事前的审计。内部审计作为高校的一个部门,可以及时了解有关情况, 进行经常性的审计, 对有关问题可以进行连续、系统和深入的审查。同时, 高校的审计人员作为高校内部成员, 熟悉学校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及相关经济活动情况, 与学校各部门各单位的关系密切, 合作紧密, 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审计项目, 实现审计目的。目前, 我国高校的内部审计积极开展各项财务收支审计, 及时发现学校经费管理和使用中的各种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 通过基本建设和修缮工程项目的结算审计, 积极探索建设工程项目的全过程跟踪审计, 控制工程项目的投资规模和造价, 降低工程成本, 直接为学校节约大量的资金; 积极配合学校干部管理和监督部门, 认真组织各类经济责任审计,为评价、考核和任用干部提供参考依据, 促进领导干部树立经济责任意识, 自觉学习和掌握有关财经法规, 并认真履行经济责任, 提高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自觉性; 针对社会、广大教职工和学校领导所关心关注的学校经济活动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 积极组织各类专项审计调查, 及时发现存在问题, 认真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为学校领导和职能部门的决策提供咨询和服务, 当好参谋和助手, 制止并防止各类违规违纪问题的发生。

3 真实性和合法性仍是高校内部审计的重点

从审计实践看, 高校的内部审计工作发展不平衡。为适应时代和形势发展的要求, 顺应现代审计的发展潮流, 高校的内部审计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正在积极探索和研究学校内部的绩效审计问题。但就总体而言, 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仍以审查证实被审事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为主, 审计的目的是揭示问题, 查明违规违纪行为, 保护学校资产完整和安全,审计的重点在于查明错误和弊端, 审查的范围主要是财务收支和会计资料, 审计的主要依据是财政、财务、会计等法律法规、准则制度, 审计主要是运用财政制度、会计准则及其他相关法规进行审计评价, 审计的主要作用还是促进核算规范、信息真实、收支合规、财产安全, 发挥查错纠弊的防护功能。

三、绩效审计理念在高校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如前所述, 绩效审计是现代审计发展的方向。但囿于各方面的条件, 高校的内部绩效审计大多体现和反映在财务审计及其他各项审计业务中, 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笔者认为, 根据

社会需求、审计供给和环境状况等,近几年或在今后一个时期内, 高校的绩效审计主要是结合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专项资金管理审计、建设投资项目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项目展开, 关注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重视运用调查研究、经济活动分析和统计分析技术等现代审计方法和手段, 审计成果既可体现在上述业务的审计报告之中, 也可通过专项审计调查报告的形式单独提供, 审计报告也应不拘一格, 其格式、内容应视审计评价对象和目的而定。

1绩效审计理念在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中的体现。高等学校的财务预算是高校事业计划的货币表现和综合反映, 是事业发展的指挥棒。高等学校已经形成了财、税、费, 产、社、基, 科、贷、息多渠道的资金筹集格局, 但作为国家预算的基层单位, 它的资金属于财政性资金, 高等学校的预算是国家财政预算的重要组成部份。高等学校预算执行情况审计, 应以/ 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为依据, 关注预算执行效益的审计中, 主要依据学校各项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收入增长率, 各种支出占学校总支出的比重, 如人员经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公用经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公用经费中各项费用占用经费的比重、经费支出增长率等指标, 评价学校预算的执行情况; 通过学校经费支出与办学成果进行比较, 办学成果包括学生的规模和质量、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以及社会服务的水平和辐射能力等, 分析评价办学成本高低, 办学经费支出的效率和效果。通过审计, 发现问题, 找出原因, 提出建议, 促进学校预算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

2 绩效审计理念在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的体现。高等学校普遍实行/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0的财务管理体制。为了激发并调动学校所属各学院、各部门和各单位多渠道筹措资金的积极性, 很多学校还制订了各项创收收入的经济分配政策, 对各项创收收入按一定比例在学校、职能部门、学院等单位之间进行分配。学校根据来源渠道和性质, 将资金区分为日常预算经费、专项预算经费和创收分成经费等, 采用不同方法进行管理。根据学校财务管理体制和经济分配政策, 各学院、机关各职能部门和直属单位, 在经济和财务管理上享受一定的自主权和支配权, 包括经费分配权和使用权。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职责的绩效情况进行审计, 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内容和应有之义, 也是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全面评价的客观要求。审计中,可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对相关指标的实际与计划、纵向与横向等分析比较方法。通过审计, 分析评价领导干部所在单位财务收支及其相关活动的绩效情况, 剖析造成资金使用效益不高、资金损失浪费的原因, 并明确领导干部应负的责任, 达到既全面反映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 又促进单位资金使用效益提高之目的。

3 绩效审计理念在建设投资项目审计中的体现。20 世纪90 年代末以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高等学校的改建扩建和新建投资项目不断增加, 各地的/ 大学城0建设风起云涌, 投入资金数量之巨、基建规模之大、建设档次之高令人瞩目。一些学校由于对投资行为缺乏风险意识、对所上项目论证不足、资金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等原因, 出现了应收和暂付款不能收回、银行存款和信托存款被骗、基本建设和产业投资失误等现象, 给国家和学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 应积极探索并加强对高校建设投资项目的绩效审计, 在对高校建设投资项目进行的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的基础上, 关注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审计中, 可通过对实际投资成本与预计投资的比例、投资所取得的有效成果与所消耗或占用的投资额之间的比率、预期效益与实际效益的比例、投资项目的社会影响和环境影响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揭示项目决策、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工程质量、造成损失浪费等情况, 并明确责任、找准原因, 提出加强投资建设管理的意见建议。在实际操作中, 应结合建设投资项目的不同性质, 细化并分解评价指标, 做到客观科学.绩效审计是一种理念, 是一种潮流, 它更是一个过程, 需要并必将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提高和逐步完善。高校应从实际出发, 积极研究并探索高校内部绩效审计的特点和有效途径。

[ 参考文献]

[ 1] 罗美富, 李季泽, 章轲1 英国绩效审计[M] 1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年3 月1

[ 2] 张少春1 政府公共支出绩效考评理论与实践[M] 1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 ( 6)1

[ 3] 袁贵仁1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服务于教育改革和发展全局, 努力开创教育审计工作新局面1 2005 年11 月24日在全国教育审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教育财会研究经验交流2007

篇2:高校治理下内部审计效用研究

摘要:

作为高校治理四大基石之一的高校内部审计,是高校治理作用能否正常发挥的关键因素。在讨论高校治理与内部审计关系的基础上,强调内部审计的监督、评价、咨询、防范风险的作用,从而完善高校治理结构,增强高校对市场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办学质量。

关键词:

篇3:高校治理下内部审计效用研究

目前我国高校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但事实上高校被“内部人控制”的现象比较严重,这种背景下,如果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就会导致决策结果的无效性、不公平性、财务行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但是,当前高校管理者对高校内部审计效用的认识非常有限,因此,进一步认识高校治理与内部审计之间的关系,加强管理者对内部审计在高校治理中关键作用的认识,对当前高校规范管理和促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治理中内部审计现状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投入持续增长,高等教育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代,高校办学自主权更加灵活,因此导致高校内部的经济活动日益多样和复杂化[1-2],但是,在高校经济活动转型的时期,高校的经济管理工作并未能与高校转型同步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高校中的腐化频发现象对高校的整体声誉产生了严重影响。针对高校经济活动转型的新特点,高校应该重新审视和定位内部审计工作并及时更新观念。现阶段我国的高校治理中内部审计工作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1.对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认识不到位

在机构设置上,部分高校采用审计部门和监督机构合并办公的方式,有的高校直接将审计与财务机构合并在一起,虚设为两个部门,没有实际的审计人员;有的高校的审计部门实际并未履行经济监督的职能,而是将其作为应付上级审计的接待部门;有的高校则将多余的会计人员临时安置至审计部门。上述各种情况,既不利于审计部门独立地履行审计职责,更不利于高校的健康发展,有违审计机构设置的真正作用[3]。

2.传统的财务审计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

传统的高校内部审计重点在于对高校各项财务活动的审查监督,以保证高校的正常运行,属事后监督的范畴。其职能和行为主要是通过对高校内部财务收支状况及费用列支的合理合法性进行审查,发挥监督作用,以达到查错纠弊的目的。目前我国高校进行的各项审计大多属于合规性审计,其目的主要是通过审计监督来防范和减少各种违规行为,是一种传统内部审计的保证性服务。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的后勤等附属机构也在逐渐改革,对高校内部审计职能进行调整势在必行。

3.独立的内审机构难以保全

教育部办公厅明确规定,高校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使审计机构和审计队伍保持稳定并不断加强,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但是,有不少高校的内审机构还是被合署或合并,不利于审计工作重点的体现,不利于保证资金、时间、审计人员安排及案件处理的完全实施,因此就很难保证内审工作的独立性,进而影响内审工作的客观性、公正性和权威性,使审计工作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4.审计任务与审计力量不相适应

高校经济业务激增伴随的是审计项目和审计内容的逐年扩大,一方面,学校希望审计部门挑重担、加任务,有效监督学校的经济业务;另一方面,面对日益增加的工作任务,审计人员人手不足,高素质的审计人才尤其缺少。因此,高校薄弱的审计力量难以适应繁重复杂的审计任务,也是高校内部审计的常见问题之一。

二、内部审计在高校治理中的效用

1.内部审计有利于完善高校治理结构

高校内部审计包括两个方面,即:微观层面详细项目审计和宏观层面长期计划审计。一方面,通过审计具体项目,就被审计项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审计意见,从局部出发解决微观层面的个别问题;另一方面,通过高校战略性发展活动审计,定期、系统审查高校战略目标,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对高校管理者提出战略性的意见和建议[4]。

2.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

高校内部审计以相对独立的身份参与高校治理,可以比较客观地对高校经济活动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以及时发现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效应对。另外,内部审计通过对高校财务报表的审计,能对管理层在披露财务信息方面起到有效的约束和督促作用[4]。现就高校审计的一些具体实例来说明内部审计在高校财务活动和基建项目中的监督作用。重庆市某高校在至共完成财务审计项目277个,审计资金总额1040407万元,促进增收节支 734万元;实施基建、修缮审计项目1882项,送审金额69364万元,审减额4748万元,审减率6.85%,为学校节约了大量的建设资金。湖南一高校在-间审计各类合同731份,涉及资金1.98亿,为学校节约经费2584.42万元,四年完成基建维修工程审计项目1581个,审计金额2.22亿元,节约资金1544.49万元,核减率为6.9%;完成财务审计112项,审计金额34.35亿元,查出违纪违规金额1618.1万元。

3.内部审计的评价作用

内部审计的一项重要作用是公正评价已发生的相关经济活动,高校内部审计的重点是评价、监督、监管高校中的经营活动。即评价学校诸如投资、成本、收入和利润等费用发生的相关中心责任人履行经济责任期间的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监督和监管内部领导者委托代理活动的经营是否合法合理、是否经济有效和切实可行执行[5],并就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以便相关领导能更有效地管理学校的各项经营活动。

4.内部审计的咨询作用

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具有独立性强、数据可靠、地位较高等优点,这就为审计提出比较全面的、客观的建议奠定了基础。因此,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就实际管理部门受托管理高校的各个薄弱环节和各种错弊提出改进建议,以供管理者和其他有关各方在决策时参考。例如,20至,重庆市某高校审计处共完成审计项目1250项,在查出各类违纪违规资金1856.1万元的同时,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264条,审计意见和建议大部分得到整改和落实,有效改善了学校的管理工作。

篇4:高校治理下内部审计效用研究论文

高校治理下内部审计效用研究论文

摘要:

作为高校治理四大基石之一的高校内部审计,是高校治理作用能否正常发挥的关键因素。在讨论高校治理与内部审计关系的基础上,强调内部审计的监督、评价、咨询、防范风险的作用,从而完善高校治理结构,增强高校对市场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办学质量。

关键词:

高校 治理结构 内部审计

目前我国高校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但事实上高校被“内部人控制”的现象比较严重,这种背景下,如果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就会导致决策结果的无效性、不公平性、财务行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但是,当前高校管理者对高校内部审计效用的认识非常有限,因此,进一步认识高校治理与内部审计之间的关系,加强管理者对内部审计在高校治理中关键作用的认识,对当前高校规范管理和促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治理中内部审计现状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投入持续增长,高等教育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代,高校办学自主权更加灵活,因此导致高校内部的经济活动日益多样和复杂化[1-2],但是,在高校经济活动转型的时期,高校的经济管理工作并未能与高校转型同步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高校中的x败频发现象对高校的整体声誉产生了严重影响。针对高校经济活动转型的新特点,高校应该重新审视和定位内部审计工作并及时更新观念。现阶段我国的高校治理中内部审计工作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1.对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认识不到位

在机构设置上,部分高校采用审计部门和监督机构合并办公的方式,有的高校直接将审计与财务机构合并在一起,虚设为两个部门,没有实际的审计人员;有的高校的审计部门实际并未履行经济监督的职能,而是将其作为应付上级审计的接待部门;有的高校则将多余的会计人员临时安置至审计部门。上述各种情况,既不利于审计部门独立地履行审计职责,更不利于高校的健康发展,有违审计机构设置的真正作用[3]。

2.传统的财务审计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

传统的高校内部审计重点在于对高校各项财务活动的审查监督,以保证高校的正常运行,属事后监督的范畴。其职能和行为主要是通过对高校内部财务收支状况及费用列支的合理合法性进行审查,发挥监督作用,以达到查错纠弊的目的。目前我国高校进行的各项审计大多属于合规性审计,其目的主要是通过审计监督来防范和减少各种违规行为,是一种传统内部审计的保证性服务。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的后勤等附属机构也在逐渐改革,对高校内部审计职能进行调整势在必行。

3.独立的内审机构难以保全

教育部办公厅明确规定,高校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使审计机构和审计队伍保持稳定并不断加强,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但是,有不少高校的内审机构还是被合署或合并,不利于审计工作重点的体现,不利于保证资金、时间、审计人员安排及案件处理的完全实施,因此就很难保证内审工作的独立性,进而影响内审工作的客观性、公正性和权威性,使审计工作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4.审计任务与审计力量不相适应

高校经济业务激增伴随的是审计项目和审计内容的逐年扩大,一方面,学校希望审计部门挑重担、加任务,有效监督学校的经济业务;另一方面,面对日益增加的工作任务,审计人员人手不足,高素质的审计人才尤其缺少。因此,高校薄弱的审计力量难以适应繁重复杂的审计任务,也是高校内部审计的常见问题之一。

二、内部审计在高校治理中的效用

1.内部审计有利于完善高校治理结构

高校内部审计包括两个方面,即:微观层面详细项目审计和宏观层面长期计划审计。一方面,通过审计具体项目,就被审计项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审计意见,从局部出发解决微观层面的个别问题;另一方面,通过高校战略性发展活动审计,定期、系统审查高校战略目标,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对高校管理者提出战略性的意见和建议[4]。

2.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

高校内部审计以相对独立的身份参与高校治理,可以比较客观地对高校经济活动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以及时发现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效应对。另外,内部审计通过对高校财务报表的审计,能对管理层在披露财务信息方面起到有效的约束和督促作用[4]。现就高校审计的一些具体实例来说明内部审计在高校财务活动和基建项目中的监督作用。重庆市某高校在20至年共完成财务审计项目277个,审计资金总额1040407万元,促进增收节支734万元;实施基建、修缮审计项目1882项,送审金额69364万元,审减额4748万元,审减率6.85%,为学校节约了大量的建设资金。湖南一高校在1999-20间审计各类合同731份,涉及资金1.98亿,为学校节约经费2584.42万元,四年完成基建维修工程审计项目1581个,审计金额2.22亿元,节约资金1544.49万元,核减率为6.9%;完成财务审计112项,审计金额34.35亿元,查出违纪违规金额1618.1万元。

3.内部审计的评价作用

内部审计的一项重要作用是公正评价已发生的相关经济活动,高校内部审计的重点是评价、监督、监管高校中的经营活动。即评价学校诸如投资、成本、收入和利润等费用发生的相关中心责任人履行经济责任期间的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监督和监管内部领导者委托代理活动的经营是否合法合理、是否经济有效和切实可行执行[5],并就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以便相关领导能更有效地管理学校的各项经营活动。

4.内部审计的咨询作用

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具有独立性强、数据可靠、地位较高等优点,这就为审计提出比较全面的、客观的建议奠定了基础。因此,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就实际管理部门受托管理高校的各个薄弱环节和各种错弊提出改进建议,以供管理者和其他有关各方在决策时参考。例如,2008年至20,重庆市某高校审计处共完成审计项目1250项,在查出各类违纪违规资金1856.1万元的同时,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264条,审计意见和建议大部分得到整改和落实,有效改善了学校的管理工作。

5.内部审计的防范风险作用

审计是高校治理中风险防范的一个重要措施,包括对已识别风险在现有的管理、能力、技术、程序及风险偏好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估,对被审计对象的优势和劣势、机会和威胁等进行审核以识别潜在风险,分析风险来源、可能性及后果,从而确定风险防范措施和手段[6-7]。另外,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经济活动的日趋复杂,一旦高校经济出现决策失误,就很可能导致巨额经济损失,甚至更为严重的后果。因此,为进一步规避高校的运营风险,提升整体竞争优势,在内部审计中,一项更为紧迫的任务就是开拓战略风险评估审计。

篇5:高校内部审计怎么做

高校内部审计怎么做

(一)领导重视,构建良好的内部工作环境

近年来,高职院校普遍面临生源下降、归还新校区债务、提高教师待遇等财务压力,经费异常紧张,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内部审计功能弱化,高职院校资金浪费与紧张并存,公用经费浪费严重,长明灯、长流水屡见不鲜,二级单位创收缺乏控制,大吃大喝,甚至在采购商品和服务或基本建设、修缮过程中接受商业贿赂。在此背景下,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提高管理水平,防止和扼制腐朽现象的发生,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花最少的钱办更多的事,不失为一条最简便易行、节约资金的快捷通道,同时还可以促进廉政建设。因此,高职院校领导应打破传统思想的禁锢,从思想上切实加强对内部审计的重视,提高内部审计的地位、加大审计资源的投入,配备与工作发展相适应的审计人员队伍,为内部审计的顺利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改善内部审计机构管理体制和领导体制

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机构,是审计工作顺利开展,逐步完善内部审计制度的组织保障。虽然,为了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目前很多规模较大的本科院校已在尝试建立由总审计师、外部审计师、独立审计委员组成的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直接对校长负责,审计机构由审计委员会直接领导。这样,自然大大提高了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但根据目前高职院校的发展规模(大部分学校学生人数在一万人以下,教师人数在500至1000人之间)及内部审计工作实际情况,尚没有条件也没有必要建立审计委员会。因此,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建议逐步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并由单位主要负责人——院长直接领导,在现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提高内部审计的地位和独立性,为内部审计人员客观、公正地开展工作、大胆地揭示问题营造良好的环境。

(三)积极探索内部审计转型

在高职院校经济活动逐步走向市场机制的转型时期,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工作肩负着更加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处于由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加快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传统的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已不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离现代审计也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有必要更新观念,进行以下几方面的转变。在审计理念上,要对内部审计是检查系统的认识向控制系统的认识转变;在审计职能上,由单纯的.监督向监督与服务并重转变;在审计目标上,以查错纠弊为主向以监督和评价内部控制能力为主转变;

在审计内容上,由财务收支向业务领域和信息系统拓展,全方位、系统式覆盖;在审计方式上,由以结果导向为主向与过程导向并重转变,由事后监督为主向与事前、事中全过程监督并重转变;在审计手段上,由手工操作为主向利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为主转变。

(四)加强宣传,促进观念转变

人们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内部审计的认识较片面,认为内部审计作用不大,工作质量不高,这些不利于内部审计健康发展的印象需要内部审计工作者想方设法逐步扭转。其中加大宣传、实行内部审计公开制度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向人们灌输正确的审计理念,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内部审计。内部审计公开制度是指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公开与高职院校内部审计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审计纪律以及与内部审计工作相关的各项内容。例如,对每个审计项目可以实行审前公告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具体可以采用会议、文件、板报、校园网等形式。通过各种审计公告,有利于大家了解审计、关注审计、配合审计、支持审计,也能引起领导重视。同时,也是接受教职工监督、无形中给内部审计工作增加适当压力和动力的一项重要举措,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工作水平。审计公告不仅是促进科学决策、民主管理、廉政建设的要求,同时也是学校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涵建设的要求。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公开制度的实行,必将推动内部审计的规范化建设, 促进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提升内部审计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从而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的民主政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

篇6:谈高校绩效审计

谈高校绩效审计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资金使用效益低下的`问题,会计、审计人员应加强协作,共同探讨开展绩效审计的必要性、程序和方法以及有效措施,达到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目的.

作 者:魏东兵  作者单位:廊坊师范学院,河北,廊坊,065000 刊 名: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ANGZHOU TEACHERS'COLLEGE 年,卷(期): 19(3) 分类号:F239 关键词:高校   绩效审计   必要性   程序   措施  

篇7:高校内部财务审计论文

1财务审计与工程审计相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1两者相结合,是新形势下的必然结果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及各院校教育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逐步接轨,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办学风险。

这对内审人员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笔者认为财务审计和工程审计结合不仅能够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而且能够行之有效地为高校建设提供更全面的监督与服务。

这种结合审计有实在的内涵,更有广泛的外延意义。

工程结算审计和项目的财务收支审计同时进行,分工合作,对项目中的一切违纪违法行为做到准确、及时的发现,大大提高了审核项目结算的正确性、费用使用的合法性以及账目收支的真实性。

此外,内审人员还可以运用工程管理、工程经济和财务管理等综合知识对项目决策、管理、后期评价和投资效益等问题进行多方位、深层次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1.2两者相结合,是实现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一种审计方法

工程预决算审计和基建财务审计贯穿于整个过程跟踪审计工作中,相比以前单一、传统的审计方法,二者相结合的审计方法有以下优点:①审计信息更加全面、准确;②提高了审计效率;③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审计结果。

如以前独立的、单纯的财务审计和工程审计在项目立项、概预算执行、材料认价、施工单位转分包、工程造价高估冒算等问题上,只是各自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分析处理,没有融合贯通,从而使得出的结论不全面,无法达到二者相结合所能取得的审计效果。

1.3两者相结合,是高校内部效益审计由定性向定量分析转变的关键方式

长期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高校审计部门往往从决策管理的角度进行审计评价,侧重于定性分析,而忽视了从效益角度进行多方位、深层次的定量剖析。

财务审计与工程造价审计相结合,是高校内部效益审计的重要保证,在高校内部审计综合分析方面,它是一种全新的技术方法,对经济责任的界定与追究起到了积极作用,审计力度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使得内审评价更加具体全面。

当前效益审计是高校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将财务和工程审计相结合运用,来保证达到教育投资资金的效率性、经济性和效果性。

2财务审计与工程审计在高校内审中相结合的具体应用

在审计某高校的一项新建工程项目时,高校内部审计部门通过使用社会咨询机构审计力量,组成财务审计与工程审计合作审计组,对概算总投资为2.36亿元的某项目进行了试点审计。

经过为期一个季度的审计工作,审计人员查出相关违纪违法问题约11252万元,这其中包括以下内容:多列概算1153万元,超预算957万元,虚列成本135万元,违规分包、截留、获取非法所得264万元,

隐蔽工程虚列签证2095万元,挤占建设成本699万元,无计划开支900万元,核减工程造价2015万元,漏交税金1491万元,少计收入1543万元。

取得了显著效果。

在审计过程中,审计组在实现全面审计基础上从两者不同专业的角度,去发现问题、疑点,并且抓住这些问题、疑点进行重点审计,高效率地完成了发现违纪违规问题、核减工程造价、发现案件线索等方面的工作,从而有效地完成了任务。

两种审计结合进行,可以共享项目基础资料,并对审计资源进行整合,对决策、管理上的问题进行定量剖析。

在审计工作中,重点工作是促进控制工程造价以及规范工程管理,通过技术经济审查、审计控制和评价相结合,通过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相结合,运用财务与工程审计相结合的审计方法,对项目的所有经济活动进行了审计工作。

这是以往以财务审计为主的内部审计和单纯进行造价咨询的社会机构审计都无法得到的。

2.1事前结合审计

事前结合审计指高校审计部门通过工程审计和财务审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决策、概算等方面的把关工作。

事前结合审计主要进行项目建设前期工作的审计工作,包括项目立项与批复、工程概算、合同签订等内容,这些内容主要是在项目的决策阶段、规划设计阶段、招投标与合同签订阶段。

在此阶段,审计人员要通过财务审计与工程审计相结合的方式,科学有效地把握好监督决策的准确度,控制好概算编制的真实完整度。

据统计数据显示,项目建设期间,投资决策阶段对工程造价及效益等方面的影响很大,因此决策方面的把关工作是审计工作的关键点。

财务审计与工程审计相结合的审计工作主要体现在项目的审查、评估及分析方面,其审查内容有项目建设立项建议书及初步设计方案,评估内容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生产建设条件等方面,分析内容包括技术方案、可行性指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

审计人员从项目建设设计方案的经济可行性、地理适宜性、技术方案先进性、施工方案安全性等方面进行工程审查;从财务盈利能力、资金规划的合理适宜性等方面进行财务审查。

对于公益性、非盈利性特殊项目,审计人员可以通过盈亏平衡产量分析法、生产能力平衡法、净现值法、成本法等方法对上述工程和财务方面的内容进行审查,并作经济费用的效益分析,从而得出一个全面的审计报告。

通过这种结合审计,高校审计部门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对项目的决策情况给出一个判断,并提出有效合理的建议,从而避免因决策失误让项目盲目立项开展,进而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工程审计与财务审计人员要在各自专业技术的基础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分工合作,有序进行审查工作。

审查内容有:项目概预算编制依据及深度,项目建设的规模及标准,项目设备规格、数量和配置,初步设计的内容,审批手续的齐全性,有无擅自扩大建设规模和提高建设标准等。

2.2事中结合审计

事中结合审计指高校审计部门通过工程审计和财务审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资金、结算等方面的把关工作。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事中结合审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查处概算执行、材料认质认价、招标人费用项目控制、变更签证控制、付款控制、施工单位转分包。

事中结合审计应该着重审查的内容有:工程概预算的'审批及执行情况、合同中与资金相关条款的合法性及履行状况;工程进度款结算、设备材料的管理、应缴税费的计提和缴纳情况等。

其中,他们在合同调整的合法性、建设标准的执行情况、建设规模、建设内容的真实性、超概算外投资、建设单位管理费超概算等问题上运用结合审计的方法比较突出。

财务审计与工程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互相交换各自收集的信息,并通过交换意见,对项目的各项成本费用及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审查,以保证各项资金专款专用,避免了虚列成本、乱开支、挤占、挪用、截留、转移、损失浪费等现象,确保了拨款与工程进度的一致性。

一个项目能够顺利进行,关键之处在于工程资金的到位和使用情况,因此,审计要把这个关键点作为重点审计,深入分析查证,落实资金是否到位,拨付是否按计划进行,资金使用是否按国家规定进行使用,进度款支付是否坚持先审计后付款的原则进行,把这些问题审查到位,才能更好地控制造价,有利于后期的决算审计。

事中结合审计的每一次工程结算是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主要工作,是项目建设过程中重要的原始记录,各种资料的审查对于工程结算的准确度有直接的影响,更体现了基本建设项目投资的合法性。

财务审计在此阶段主要关注“预付账款”、“建安投资”、“应付账款”等科目,这个阶段的审计主要以工程审计为主,财务人员配合。

工程审计人员可通过认真核对工程量、定额、图纸、变更签证资料及相关甲方认质认价材料签证、招投标文件、取费标准等资料,

认真套用工程量清单计价软件或有关定额,审核应该结算的价款,防止施工单位高估冒算,维护学校的利益,并同财务人员实际结算的价款进行对比,看是否按审计金额结算工程价款等情况,财务人员亦可根据账目数据查看施工单位的可疑资金动向,抓住疑点线索,进行深度审查。

2.3事后结合审计

事后结合审计指高校审计部门通过工程审计和财务审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决算、效益等方面的把关工作。

工程竣工决算审计包含工程和财务两个专业内容,主要是对工程项目建设的批复,对预决算的金额、决算编制依据、项目建设资金的循环过程、债权债务、办理交付固定资产等事项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进行审计。

它贯穿于建设项目的整个过程,要求审计人员具备相当高的财务和工程专业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内审人员不仅要对工程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工程结算进行监督,而且还要对财务信息的合法真实性作出评价。

总之,工程竣工决算审计有助于提高竣工决算的质量,正确评价投资效益,总结建设项目经验,改善基本建设项目管理。

决算审计应在结算审计的基础上进行,重点审查工程项目概算执行情况、工程项目资金来源、支出及结余等财务情况、工程项目合同工期执行情况和合同质量等级控制情况等,财务人员可以通过竣工财务报表进行核实,

不仅可以真实反映被审单位资本性支出的基础情况,还可通过审计账表的对应性,为资金使用的绩效分析提供准确数据。

工程人员以竣工资料为依据,利用多种专业技术审计法,审查结算中定额的套用情况、工程量计算规则的复核、审查取费标准、利润和税金的审查等,并将预算部门的结算书与财务已入账的结算进行核对,审查是否有漏项等问题。

决算审计应包括对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它不仅能够大大提高工程质量,而且还能够使得高校投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后续评价的主要内容是以高校基建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评价项目收支的真实性、效率性和效果性,通过审计和评价来总结经验和发现问题,并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来评价项目投资,为高校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以上绩效审计理念下的高校内部审计(推荐7篇)的内容,由学练范文网搜集整理分享。

最新范文

打雪仗周记400字(锦集19篇)05-04

家乡的柑橘05-04

四年级观察花草日记500字(锦集9篇)05-04

埃米尔擒贼记05-04

看《赈灾晚会》有感(共4篇)05-04

我们,也会有春天散文(推荐9篇)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