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物理说课稿14篇

时间:2024-04-29 18:15:25 投稿人:kaka003

原标题:"(精选)物理说课稿14篇"关于文章分享。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kaka001。

(精选)物理说课稿14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物理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物理说课稿14篇

  物理说课稿 篇1

  一、目的要求:

  教学内容的地位:本节知识是高中物理教材第七章第五节,即第七章动量的最后一节。知识的结构相对简单,但内容是对本章知识的总结和复习,尤其是对动量守恒定律知识的复习。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学习了具体的知识—动量及动量守恒定律,并能够对一些物理模型进行简单的解题,但一旦涉及到具体的问题,难免会束手无策。所以本节知识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本节知识还涉及到了一些具体的生活中的问题以及一些高科技知识;加之目前高考正面向能力测试,更多的接近生活接近科技前沿的问题考题的出现,使得本节知识显得尤为的重要了。虽然教学大纲规定为A档,即了解知道;而且从前物理老师总是把本课作为学生自学或占用少量时间讲解的内容,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本节的知识必成为教学的重点。综上原因,我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细致的设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要了解生活中的反冲运动,更要学会利用动量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是本课的根本目的。

  二、教学内容

  1、教学的重点:

  (1)巩固和深化动量守恒定律

  (2)知道反冲运动和火箭原理

  (3)了解反冲运动的应用

  (4)了解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

  2、教学难点:

  (1)巩固和深化动量守恒定律

  (2)知道反冲运动和火箭原理

  3、重点难点确定分析:在目的要求部分我已经说明,本节的知识关键在于对前面知识的总结和应用,而动量守恒定律知识更是重要的重要,而且学生在这部分知识的应用才刚刚接触,熟悉程度不够。所以巩固和深化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反冲运动和火箭则是对反冲运动的具体应用,所以他的地位也是极为重要的。了解反冲运动的应用和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一方面使学生把具体的生活知识和学习的内容紧密结合,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处理实际问题能力,并通过我国的航天技术发展教学提高学生的爱国热忱,因此,二者的地位同样非常重要。

  4、教材分析及设计:教材中,对于反冲运动的原理仅仅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使用的动量守恒定律并没有进行数学上的推理,针对这方面,我在教学中加入了这部分知识,并由学生进行推理、说明。学生在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的理解了反冲运动的原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在反冲运动中的应用,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反冲运动的事例除了书上的之外,还引入了其他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对于火箭部分的知识,除了书上的知识之外还通过书籍加入了一些常识性知识和图片,使知识更加系统、形象,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于例题的设计,主要针对动量守恒定律在反冲现象中的应用,首先是两道较为简单的选择题,容易理解。作为后面难题的铺垫。

  接下来是有关火箭和大炮的发射原理的两道计算题,这两道题主要注重思路上的理解,数据较为简单,容易计算,能够大量的提高课堂的容量。最后利用段时间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由学生进行讨论,并讲解。进一步理解动量守恒定率在反冲运动中的应用。试验设计出发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限,对现实生活观察不细致,所以设计了三个有趣的试验,并在课堂开始就进行,这样从课堂刚刚开始学生就充满了兴趣,带着解决具体问题的想法走进课堂,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探求和理解。

  物理说课稿 篇2

  开场白: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八上物理引言《奇妙的物理现象》,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说说,本节课题的设计思路。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启蒙课,引言则是启蒙课的开篇。向孩子们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展示五彩缤纷、充满神奇的物理世界。通过引言学习让学生们初步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物理学家的高尚情操以及物理学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重大作用等,以便使孩子们对物理世界有一种新奇感、求知欲,产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引言体现了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育的培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从引言可见本教材的主要目的:不仅要从知识与技能方面培养学生,而且还将注重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培养学生,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良好的思维习惯,有根据的怀疑精神,一定的创新意识等。

  2、教学目标:

  根据初中物理新课标的要求和本节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认为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点:

  知识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活动,初步感受物理现象的奇妙,激发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能力目标(2)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初步体验观察的方法,能根据观察到的物理现象提出简单的科学问题。

  情感目标(3)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实验探究,从而感受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3、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使学生们对物理世界有种新奇感、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学的浓厚兴趣。

  难点是成功地演示新奇有趣的物理小实验。

  二、说教法

  物理课是八年级学生接触的一门新课程。这门课对于部分八年级学生来说简直有点“谈虎色变”,因为听哥哥姐姐或高年级同学说物理最难学,所以对物理课已经产生逆反心理和畏难情绪。要改变同学们对物理课的偏见,必须用“兴趣”心理去战胜他们的'“逆反”心理。心理学理论指出对事物的第一次印象是最深刻、最难忘的。而引言课是八上物理的第一节课,所以我精心设计,力求把它上得生动活泼,使学生们一接触物理,就对它产生极大的兴趣和美好的印象。本节课我采用演示实验及学生分组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观察和实验是学生认识物理世界,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学生智力的前提条件,是检验物理知识真理性的标准。教师边演示、边导控,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并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

  三、说学法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本节课的特点,在教学中,我着重指导学生如何观看演示实验和自己动手做实验,让学生对实验结果做出猜想,引导学生观察物理现象,不失时机的引导同学们讨论研究,启发学生对物理现象提出问题。因为这是初中物理的第一节课,对于这些物理现象,无需让学生弄明白其中的道理,只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并产生追根究底的欲望,获得科学研究方法的初步体验,就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四、说教学程序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几幅图片(如蔚蓝色的天空、从树上掉下的苹果、浮在水面上的钢铁轮船等)和一段二胡曲。从幼年起我们就对自然界中的现象怀有好奇心和神秘感,一个个现象觉得就是一个个谜,总想把它们打开,为了揭开其中的奥秘,让我们一起来探索。

  2、进行新课

  (1)观察有趣的物理现象

  本活动包括两个简单的演示实验。完成这两个实验本身并不难,教师也无需花费力气去讲解实验的原理,但在整个活动中要让学生参与到对问题探究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对实验结果做出猜想,引导学生观察物理现象,不失时机的引导同学们讨论研究,启发学生对物理现象提出问题,对于提出有独到见解问题的学生要给于鼓励。例如,放在玻璃罩里的长、短两只蜡烛,谁先熄灭的演示实验,实验前,先让学生猜一猜究竟是那只蜡烛先灭,引导学生讨论,这是一个开放性的实验,实验时控制条件可得出不同的实验结果。实验完成后,在启发学生思考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提问。有的同学在课堂上思维很活跃,会提出各种猜想,作为老师,这时即使学生提出的某些猜想显得很幼稚、很荒诞,也要发掘其合理因素并予以鼓励。但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猜想,在学生说出他的猜想后,可以问问他“你为什么要这样想呢?”接着做水煮金鱼的演示实验。实验前让学生猜一猜,实验后,使其感到惊奇,产生疑问,引起思维,激发兴趣。

  (2)动手做一做

  这是学生第一次独力观察物理现象,我采用同座位的两个同学为一小组的方式进行。

  活动(1)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书本上的字,你发现了什么?请同学们做个小小科学家,实验前先猜测结果,再做实验验证你的猜测是否正确。比赛哪一组做得又快又好、发现的物理现象最多。实验时,给学生留有足够的观察和思考时间。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物理现象并说出自己的各种发现。如从杯子侧面观察发现书本上的字是变大了;发现书本离玻璃杯越来越近,书本上的字就越来越大;书本离玻璃杯越来越远,书本上的字就越来越小,其间还有一个字体左右反向的过程;从杯口向下观察的情况等。教师与学生一起归纳、总结,再请同学们将自己没有发现的物理现象做实验验证。教师不要刻意追求学生得出完整的观察结果,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最后请同学们参与探究活动。

  (2)隔着玻璃板、课本、搪瓷盘、塑料板等物品,磁铁对铁钉的吸引会变化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发现了许多物理现象,也产生了许多疑问,要想知道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等你们学习了物理以后,就能将这些谜一个个打开。

  3、课外作业

  (1)调查一下,你周围有哪些有趣的物理现象和问题?

  (2)做以下的小实验:

  [1]将一个生鸡蛋放进盛有清水的杯中,然后逐渐向水里加食盐并使其溶解,注意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并对这个现象提出问题。

  [2]小心地把水、食用油(每种一小杯)沿着杯壁依次缓缓倒入深玻璃杯內,然后再放入一粒葡萄或一小段蜡烛。将你观察到的现象画下来并提出问题。

  4、板书设计

  引言—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

  第一节奇妙的物理现象

  物理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过渡句:首先来说一说我对教材的理解)本节课选自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第2节,本节主要从弹力的产生,及其大小、方向、作用点等几点详细剖析了弹力的相关知识,其实在初中学生已经接触过弹力,所以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有了较好的知识基础,但高中阶段的弹力,重点是弹力的产生、几种弹力的方向以及弹力的大小,比初中阶段的知识更复杂,更深入,学生学习本节课之后,能够对弹力有更深层的认识,本节中对弹簧弹力大小的探究,也为学生今后分析更复杂的物体受力情况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说学情

  (过渡句:合理的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因此要切实做好学情分析,理解学生。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在初中阶段接触过几种基本的力,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等,所以此时的他们已经能够较为科学地分析物体的受力,对于弹力的产生、方向学生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于较为复杂的弹力方向,如轻杆、轻绳等,学生还需要系统地进行学习。这个时期的学生有足够的能力分析设计简单的实验,并且他们也乐于在课堂上亲自操作,动手实验,所以本节中我将胡克定律作为探究实验来进行,更好地让学生们融入课堂,主动学习。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句:新课标要求教学目标是多元的,主要包括学会、会学和乐学三个维度,所以我确定了如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知道弹性形变与弹力;知道弹力的产生条件;能够判断常见几种弹力的方向;掌握胡克定律。

  过程与方法:

  在实验探究胡克定律的过程中,学会客观、科学地分析问题,加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生活中常见弹力的认识,领略自然的奥秘,懂得物理与生活生产密切的联系。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句:基于对教材的这些认识,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及本节课的三维目标,我确定了本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弹力的产生条件,常见弹力的方向以及胡克定律。难点:

  弹力的有无以及弹力的方向。

  五、说教法学法

  (过渡句: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和学生思维特点)本节课我采用了演示实验法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实验现象,体会微观放大法的巧妙之处,利用实验探究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之间的关系,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

  六、说教学过程

  (过渡句:厚积而薄发,在做了一系列的准备活动之后,我的教学过程将如下呈现,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环节一:导入环节(过渡句:首先是导入环节)上课之前请同学们观看蹦极视频,并谈谈对这项运动的的了解,提问学生:在绳子绷直的时候,人受到绳子的力是什么样的力?根据学生的回答,继续追问,生活中还有哪些弹力?引入本节新课——《弹力》。

  设计意图:视频导入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地集中起来,极限运动会造成较强的视觉冲击,在惊心动魄的`视频之后,让学生思考其中包含的物理学知识,养成学生以物理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现象的习惯,学生学习过弹力,可以很轻易地回答出提出的第一个问题,而对于第二个问题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带着疑问进入课堂,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环节二:新课讲授

  (过渡句:接下来的新课讲授环节,这也是教学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一环)本节课的内容包含四个重要知识点:首先是弹性形变和弹力。

  学生在初中对于弹力的学习,距离本节课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有些知识点他们可能已经遗忘,所以在进入本节较难知识点之前,我还是会让学生们亲自动手感受弹力,回忆起之前学习过的知识。我会让学生们亲自拉动橡皮条,捏橡皮泥,观察松手之后二者是否恢复原状,并让学生回答二者分别是什么形变。紧接着,我会让学生根据刚才所做的实验和之前对于弹力的学习,尝试归纳弹力的定义,我补充并强调弹力产生的条件。接着继续提出问题:如果施加在弹簧、橡皮条这样物体上的力越来越大,会出现什么情况,根据学生的回答介绍弹性形变的概念,并让学生意识到初中阶段学到的弹簧测力计使用时不能超过量程,其实就是不能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这样可以将初高中的知识联系起来,解答学生在低年级时产生的疑惑,让学生体会到物理课程螺旋式学习,层层递进的学科特点。

  接着是第二个知识点:研究几种常见弹力。

  我会提问常见的弹力都有哪些?此时根据学生以前的知识基础,可能会回答压力,支持力等,接着我会让学生们注意到研究的关键点,向他们提出问题:刚才说到的的这些弹力,他们真的发生了弹性形变吗?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理论推导不如眼见为实,所以接下来我会演示实验,用手压桌子,以平面镜放大微小形变,让学生们观察墙上光斑的移动情况,演示结束后,询问同学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让学生意识到,虽然手压桌子的力产生时产生的弹力形变非常微小,但是确实存在,让学生们体会微观放大法对物理研究的精妙之处,接着,为了让这个实验充分发挥作用,我会让学生继续思考,手压桌子时,压力的方向和作用点是什么样的,并让学生练习画出弹力的示意图,我会在此时强调,弹力的作用点是在两物体的接触面上,为了方便研究,要画在受力物体的重心上。这

  样的过程能够让学生弹力的方向有清楚的初步认识,为接下来复杂的受力分析做好铺垫。

  为了让学生对于常见弹力的方向有较为全面的的了解,我会在多媒体上展示多种典型情境,我选择的案例如下:匀速运动小车内靠在车内壁的球,物体之间点与点,点与面,面与面接触,轻杆、轻绳、轻弹簧上挂物体等,让学生尝试到黑板上画出弹力的示意图,此时学生可能会不断地出错,我会带领学生详细分析案例中弹力的方向,让学生这种知错,改错当中,对于弹力方向的判断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最后我根据典型案例,总结正确画出弹力的方向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先让学生自主思考,我再进行纠错,最后将分散的知识点系统地进行总结,让学生更轻松地掌握知识点。

  然后是第三个个知识点:探究胡克定律。

  学习力时通常从三要素进行研究,到这里学生已经知道了弹力的作用点、方向,所以此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弹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让学生进行猜想后利用实验进行探究,安排让每个小组利用不同规格的弹簧进行实验,我会提醒同学们实验中注意记录实验数据,实验后画出F----x图象,分析弹力与弹性形变量之间的关系,最后由师生共同总结胡克定律内容。

  环节三:巩固提高

  (过渡句:新课讲授之后就进入到了巩固提高环节)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如果胡克定律利用F---kx来表示,它又代表了什么意义呢?设计意图:学生对于胡克定律,可能只知道表达式,没有对其物理意义进行深入思考,此时让他们思考这样的问题,能够更好地把握胡克定律表达出的意义。:

  环节四:小结作业

  (过渡句:最后就是小结作业环节了)小结时,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知识点。作业则是画出课后习题中弹力的示意图。

  设计意图:这样的作业可以让学生继续在课下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为今后分析更复杂的受力打下良好基础:

  七、说板书设计

  物理说课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的核心规律,是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的中心内容,更是本章的教学重点。本节在第二节实验探究结果的基础上分析得出牛顿第二定律,它具体的、定量的回答了运动物体速度的变化率,即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通过加速度将物体的运动和受力紧密联系,使前三章构成一个整体,这是解决力学问题的重要工具。此定律是联系力与运动的桥梁,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在整个教材教学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

  二、重点、难点

  在确定本节的重点、难点时我认为不只是让学生停留在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更应注重学生认识到牛顿第二定律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该定律来解决实际问题。故重点是理解并运用牛顿第二定律;难点是通过简单应用正确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确定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内容及数学表达式;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及相互因果关系;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的定义;会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2、过程与方法

  以实验为基础归纳出物体的加速度跟它的质量、所受外力的关系,进而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定律的探索过程,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体验物理方法的魅力;从认识到实验归纳总结出物理规律并加以运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学好物理学科的信心。

  四、教法与学法

  "教无成法,但教要得法",高一学生创造力比较欠缺,对于利用已有的知识创造出新理论的能力很弱,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把握还不是很准确,数学推理能力较弱,根据实验数据总结归纳规律能力不强。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虽简单完美,记住也不难,但要全面、深入理解该定律中物理量的意义和相互联系,牢固掌握定律的物理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对于我们偏远地区的城步苗乡学生来说是较为困难的。何况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与生活密切相连的科学,因此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运用讲解、讨论、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从学生的认识心理出发,采用设问引入——自主探究——分析讨论——交流合作——得出规律——巩固练习加强应用的教学程序。让学生观察与提问相结合,自主探究与交流合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并根据学生的认知效果适当讲解、引导、纠错、分析,对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的物理加以深化。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首先利用多媒体观看火箭升天、运动员刘翔在110米栏比赛的起跑、奥运会上女子100米赛跑的起跑等录像资料,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他们的速度变化快慢即加速度由哪些因素决定?进而让学生回顾上节实验的结论,共同探讨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外力、质量存在怎样的关系?(目的:通过实际生活现象分析,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探讨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外力、质量的关系来完成牛顿第二定律探究任务的引入)

  (二)新课进行:

  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l、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应该怎样表述?

  2、它的比例式如何表示?

  3、各符号表示什么意思?

  4、各物理量的单位是什么?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如何定义的?

  实例探究与巩固练习

  讨论a和F合的关系,并判断下面哪些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A、只有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才具有加速度。

  B、力恒定不变,加速度也恒定不变。

  C、力随着时间改变,加速度也随着时间改变。

  D、力停止作用,加速度也随即消失。

  E、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合外力逐渐减小时,物体的速度逐渐减小。

  F、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变一定受恒力作用。

  教师总结: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力与物体的加速度具有矢量性、瞬时性和独立性,牛顿第二定律是由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情形下导出的,但由力的独立作用原理可推广到几个力作用的情况,以及应用于变力作用的某一瞬时。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1、下列对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及其变形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A、由F=ma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加速度成反比;

  B、由m=F/a可知,物体的质量与其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其运动的加速度成反比;

  C、由a=F/m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

  D、由m=F/a可知,物体的质量可以通过测量它的加速度和它所受到的'合外力而求得。

  2、在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kma中,有关比例常数k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1

  B、k值是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大小决定的

  C、k值是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单位决定的

  D、在国际单位制中,k的数值一定等于1教师总结:定义力的单位"牛顿"使得k=l,得到牛顿第二定律的简单形式F=ma、使用简捷的数学语言表达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的特征之一,但应知道它所对应的文字内容和意义。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地面上放一木箱,质量为40kg,用100N的力与水平方向成37°角推木箱,如图所示,恰好使木箱匀速前进。若用此力与水平方向成37°角向斜上方拉木箱,木箱的加速度多大?(取g=10m/s2,sin37°=0.6,cos37°=0.8)

  (三)课堂小结及作业布置:略

  六、教学后记

  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方法:

  我是通过定律的辨析和有针对性的练习进行的,当然另外还需在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应用过程中去体会和理解;使学生明确对于牛顿第二定律应深入理解、全面掌握,并着实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问题。避免学生将活的规律变成死的公式。

  有待思考的教学问题: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有比较精确的理解和熟练的运用。但是对于我们地处偏僻的城步苗乡来说,无论是教学资源还是学生素质,我们要想在教学中充分地达到新课标的要求,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物理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特点分析

  形变与弹力的知识跟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学习它有广泛的现实意义。本节的特点之一是: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直接使学生参与到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体验学物理的乐趣。特点之二是:先研究比较常见的各种形变,后研究与形变有关的弹力,符合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特点之三是:基础概念多,演示实验多,再加上学生的探究实验,故容量较大,需仔细安排,做到时间分配合理,条理清晰。

  (二)教学目标

  按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新课程理念,我设计如下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形变、弹性形变的概念,理解弹性限度。

  ⑵知道什么是弹力,掌握弹力产生的条件。

  ⑶知道压力、支持力、绳子的拉力都是弹力,会确定它们的方向。

  ⑷知道形变与弹力的关系,掌握胡克定律。

  2.过程与方法

  观察演示实验,把看到的现象与已有的经验结合起来;经历探究弹簧形变与弹力的关系,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学习物理的乐趣,把亲自探究出的规律与平时对弹力的认识相结合,体会物理规律的价值。

  (三)教学重点、难点

  ●由于大量的力学现象中都要对弹力的产生条件及其方向进行判断,并且要明确相互接触的物体是否产生弹力及方向如何?而且弹簧所产生的弹力贯穿知识的前后,因此我把重点内容确定为:

  ⑴弹力产生的条件及其方向的判断。

  ⑵探究弹簧弹力的规律。

  ●由于学生对微小形变难于确定而且对其是否产生弹力及其方向不好判断,因此我把探究微小形变的方法作为难点。

  二、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物理教学是以实验探究为基础的,重在启发思维,教会方法。本节课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景──观察──分析──猜想──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归纳总结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学法: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新课程理念更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常见形变,巧用引导性提问,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自主、讨论的学习氛围中总结出本节的主要内容从而完成学习任务。

  三、说学情分析

  学生目前对形变和弹力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不够深入;知道支持力、压力都是弹力,但是不能够概括产生的原因。因此我采取引导、启发的教学方式。

  四、教学用具

  ⑴演示用具:弹簧、钢丝、激光笔、细竹竿、微小形变放大器一套、已拉坏了的弹簧、钢尺。

  ⑵学生探究实验用具:铁架台(带支架),两个原长一样但劲度系数不一样的弹簧、刻度尺、钩码10个、长20cm的细铁丝。

  物理说课稿 篇6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理解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知道功率的单位。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形成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功率物理意义和利用功率公式解决综合题目

  教学方法: 提问讨论法、讲演练习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

  一、引入新课

  播放多媒体素材,如1000块砖有三种不同的方法,比较哪一种方法更快?图中的'情景说明了什么问题?类似的事例还有吗?(启发思考)

  二、进行新课

  向学生提供一组数据,让学生想一想,议一议谁做功最快?说出比较的依据。

  物体 所做的功 所用时间

  A 1000J 5S

  B 1000J 10S

  C 4000J 1min

  D 6000J 1min

  学生结合阅读教材1、2自然段,然后讨论以下问题:

  1、完成相同的功,如何比较他们做功的快慢呢?

  2、如果做功的时间相同,如何比较他们做功的快慢呢?

  3、如果两物体做的功不同,做功的时间也不相同,如何比较他们做功的快慢?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指出:仿照速度的概念,我们用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来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概念:单位时间里做的功叫做功率。

  计算公式:功率=功/时间

  如果用W表示功,t表示时间,P表示功率,上式可写作:

  P=W/t

  功率的单位:瓦特,简称瓦,符号W

  1W=1J/s

  1kW=103W 1MW=106W

  引导学生参看课本小数据图表中的资料,说出各物体功率所表示的意义。

  例题:见书112面

  该题是一道综合性的题目,为降低难度,教师可把此题分解为几个简单的问题,请同学分步进行讨论、演算。

  1、0.7t的水泥板重是多少?

  2、用一台起重机把它提升4米,需做多少功?

  4、若完成这些功用15s,则这台起重机的功率是多少?

  具体解答过程见书

  三、练习:

  1、某机器铭牌上标有“750W”,它的物理意义是( )。

  2、用一动滑轮提升重200牛,拉力以0.5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10秒,求拉力做的功和功率

  四、小结

  五、作业: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

  板书设计:

  第三节 功率

  1、 功率的概念: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叫做功率。

  2、功率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3、计算公式:p=W/t 单位:瓦特 千瓦

  4、生活中各种机械功率的意义及功率知识的应用。

  物理说课稿 篇7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单摆》是司南版高中《物理》选修(3—4)第一章第3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简谐运动的实例应用,是高考的常考点,既是本章的核心内容,又是教学重点。

  2.教材的特点本节教材先从实际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摆,例如秋千,挂钟等抽象出单摆,通过对单摆的运动和受力分析,使学生掌握单摆做简谐运动的条件。设计探究性实验,让学生探究单摆的周期,最后设计分组实验,让学生懂得如何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并提出周期的应用。依据教材特点及学生知识基础,本节课在教学设计时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1)重视实验:通过实验设疑、解疑,充分体现了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体现科学实验是揭示自然规律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2)重视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运用多媒体展示直观的生活实例,动态分析受力,出示练习,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注重对学生进行物理研究方法的指导:如控制变量法。

  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实验探索、设问点拨,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探索的学习心态。

  5)层次分明:这节课的程序是:

  (1)通过对生活实例的分析及实验观察,建立单摆模型;

  (2)结合单摆运动状态分析其受力,理论证明单摆的振动是简谐运动;

  (3)实验探究单摆的周期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并得出周期公式,最后提出周期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单摆;

  2、理解摆角很小时单摆的振动是简谐运动;

  3、知道单摆的周期跟什么因素有关,了解单摆的周期公式,并能用来进行有关的计算;

  4、知道用单摆可测定重力加速度。

  三、过程与方法:

  1、通过单摆的教学,知道单摆是一种理想化的系统,学会用理想化的方法建立物理模型;

  2、通过单摆做简谐运动条件的学习,体会用近似处理方法来解决物理问题;

  3、通过研究单摆的'周期,掌握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物理问题;

  4、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

  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单摆在小角度情况下做简谐运动,它既有简谐运动的共性,又有其特殊性。

  2、通过介绍科学家的情况,激发学生发现知识,热爱科学的热情;鼓励学生像科学家那样不怕困难,善于发现,勇于创造。

  4.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重点:

  1、知道单摆的回复力的来源;

  2、单摆的周期公式。

  五、难点:

  1、单摆做简谐运动的条件——摆角小于或等于5°时的振动;

  2、单摆振动的回复力的来源;

  3、单摆振动的周期与什么有关。突破的方法:通过课堂实验和课件演示以及巩固练习来突破重难点,同时引导学生看书自主学习。

  六、教法和学法

  1、关于单摆的构成的教学——采用问题教学法进行。

  2、关于单摆的振动,单摆回复力的教学——采用分析归纳法、推理法进行。

  3、关于单摆在摆角很小时做简谐运动的证明——采用数学公式推导法进行。

  4、关于单摆周期的教学——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中创设物理情景教师边演示边提问,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引导学生来探索规律并让学生试着自己得出结论。一改过去教师讲,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可给予恰当的思维点拨。采用:“复习提问——直观演示——分析讨论——揭示规律——巩固知识”并辅以现代教育教学手段等多种形式的综合启发式教学。对学生来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学习,“教是为了不教”,让他们掌握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善于思考、勤于动手,注重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学会解决问题。采用:“提取旧知识——积极思维——实验探索——构建新知——巩固深化”的学法。

  七、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

  1、复习提问:什么是简谐运动?物体做简谐运动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2、生活实例引入:吊灯被风吹后,会如何运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悬挂起来的物体在竖直面内往复运动,你还能举一些具体的例子吗?动画演示:荡秋千、摆钟这些例子有什么共同点?

  总结:提出问题:过渡:如何把复杂的实际问题简化呢?现在研究一种简单的情况。——出示单摆装置

  新课教学板书:单摆引导学生看书:阅读课本第13页第2段,什么是单摆?它忽略了哪些次要因素?学生阅读完毕,问:下列哪些材料能做成单摆?(多媒体出示几种不同性质的线和球)

  总结:

  3、单摆模型:一根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拴一个小球,线的质量和球的大小可以忽略不计,这种装置就叫做单摆。

  (1)摆线不可伸缩、质量不计、足够长;

  (2)摆球小而重。介绍建模思想:实际问题抽象化,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特征。[演示]单摆振动。将摆球拉到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观察单摆运动,思考单摆运动具有什么特点?单摆做机械振动,必然受到回复力的作用,思考:单摆的回复力由谁来提供,如何表示?

  4、单摆的运动:受力分析,结合运动状态分析

  1)平衡位置当摆球静止在O点时,细线竖直下垂,受力关系如何?摆球所受重力G和悬线的拉力F平衡,O点就是摆球的平衡位置。将摆球拉离O点后释放,摆球在点O附近来回振动中受力还平衡吗?

  2)回复力当摆球运动到任一位置P时,此时摆球受重力G,拉力F作用,由于摆球沿圆弧运动,所以将重力分解成切线方向分力G1;和沿半径方向G2,重力分力G1不论是在O左侧还是右侧始终指向平衡位置,而且G1是改变摆球运动快慢,使球回到平衡位置。(此处:平衡位置是回复力为零的位置。)因此G1就是摆球的回复力。同时,摆球以悬点O'为圆心做圆周运动。单摆的回复力F回=G1=mgsinθ,但是单摆的振动是简谐运动吗?简谐运动的回力满足什么特点?证明:设球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为x,摆长为L,在θ值很小的情况下球的运动近似于直线,认为sinθ≈θ≈X/L近似有F=mgsinθ=mgX/L考虑到回复力的方向与移方向相反,则有:F=-mgX/L=-kx(k=mg/L)满足简谐运动的条件。

  物理说课稿 篇8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您们好!今天我要说的是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设计。课文内容“牛顿第一定律”选自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的选择和对本节课的教学程序设计三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1.教材分析

  1.1 地位和作用:

  本章是研究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主要内容为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本节对人类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作了历史的回顾,介绍了伽利略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思想方法及卓越贡献,讲诉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物体惯性的概念。

  本节为牛顿运动定律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1.2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运动学知识和有关相互作用力的知识,但对于力与运动的关系是第一次正式涉及到。由于日常生活得经验,学生不容易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而这一问题的解决是整个力学大厦的基础。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分析、推理、逻辑思维的能力,但是探究实验能力不强,自主学习能力不强。所以本节课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前人对于力与运动关系的探究的过程,逐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正确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

  1.3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我提出了教学目标,具体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我确定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①初步认识动力学,了解运动定律。②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理解惯性的性质。③能独立分析运动物体的惯性状态。

  2)我确定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是:通过参与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尔、牛顿对力与运动关系的研究,特别是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的研究,让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和科学研究的方法。

  3)我确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①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②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体验科学的态度和精神在科学探讨过程的重要作用。

  1.4 教学重点:

  根据学情分析和教学目标,我提出了教学重点和难点。

  1)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及惯性。

  2)我确定的教学难点是:力与运动的关系。

  2.教法学法

  2.1 教法

  为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本节我采用探究法教学为主,结合讲授、多媒体、演示、师生互动和讨论等多种方法辅助教学。

  2.2 学法

  学生在我所创设的物理情景中,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等活动主动获取必要的感性认识。并在我的引导下主动运用物理学方法,通过分析、概括、比较、类比、抽象等复杂的思维过程发现摩擦力为我们直观认知带来的误导,重新建立对力与运动关系的认知。

  4.教学过程

  4.1 组织教学

  通过师生互动,引起学生注意。

  4.2 导入新课

  首先,我将以提问的方式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开阔学生思路,启发学生思维。我的问题是:“举在半空的粉笔,在我们松开手指后会做什么运动呢?”请同学们回答,巩固上一章学习到得知识。然后接着提问:“粉笔能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按照一般的思维方式,学生会回答,粉笔受到了重力作用,所以能做自由落体运动。进而,从只受重力影响,初速度为零的物体能做自由落体运动开始探讨,力与运动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这时,我会引入动力学的概念,并提到牛顿的运动定律,引导学生开始学习牛顿第一定律。

  4.3 进行新课

  写完标题,我开始介绍在力与运动关系的探讨过程中出现的几种观点。

  首先介绍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然后和同学们分析几张图片,并在生活中举例,探讨:“运运动的物体在牵引力消失后,为什么会停止呢?”然后进行对比实验,在不同的平面上,小车从相同的高度顺着斜面滚下后,在平面上通过的距离也不一样。而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距离的长短和平面的摩擦因素大小有关,从而总结出,接触面越光滑,小车通过的距离越远。接着让同学们分析,“在光滑水平面上,小车通过的距离有多远?”得出结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证明运动物体停止下来是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

  而最早发现亚里士多德观点的错误的人是伽利略,由此介绍伽利略的观点,并说明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然后在伽利略的基础上,提出笛卡尔的补充观点。

  接着,我开始为同学们介绍牛顿第一定律,并通过对牛顿第一定律内容的分析,说明牛顿第一定律要比前面的观点更完善,进一步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在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上,我会和同学们一起总结出惯性的概念。然后,在生活中举例说明惯性的影响。比如在汽车启动和停止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到向后仰或向前倾的趋势。而在地球自转的同时,我们跳起来后仍能落回原地,也是因为惯性的作用。通过举例,说明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而惯性是物体的固定性质,跟物体运动状态和外界因素无关。

  4.4 小结练习

  接下来,我准备了几个关于惯性的习题,和同学们一起巩固一下相关的知识。然后总结今天学习到得几种观点,并分析导入部分里提出的问题:“粉笔能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说明物体在惯性的作用下保持原来速度的同时,会因为外力的作用而改变运动状态,当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初速度为零时,物体就能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也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4.5 布置作业

  在分析粉笔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原因后,我会让同学们思考,物体会在外力的作用下改变运动状态,那么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又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让同学们在课后思考,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并结合本节的知识,完成课后的第2,4小题。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请各位领导,老师多多指教,谢谢。

  物理说课稿 篇9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机械波"是高中物理教材第一册(必修)的第五章"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第七节内容.

  机械波是机械运动中比较复杂的运动形式.它作为周期性变化的运动,广泛地涉及物理学的各个领域.上好这节课不仅可以巩固以前学过的有关运动学和动力学的知识,还可为今后学习电磁振荡,电磁波和光的本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初步认识到学习波动知识时重要的是要会确定波的总的运动情况,即由波长,频率和波速等物理量来表征运动情况,而不是确定单个质点在某一时刻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对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研究方法,发展学生智力有着特殊的意义.

  (2) 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心理特征及本节课教材大纲要求,拟定下列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明确机械波的产生条件;掌握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波动传播过程的特

  征;了解机械波的种类及其传播特征;初步了解描述机械波的物理量.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逻辑思维及归纳总结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

  的时空观念.

  3,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用辨证的观点探究物理过程及其规律,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2) 重点,难点分析

  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描述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因为波动过程的细节不容易体现出来,教学过程通过课件模拟物理过程的方法进行重点难点的突破,使学生获得较直观的信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以激发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的浓厚兴趣.

  二,教法与学法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科学教学必须让学生们参与以探究为目标的研究活动,使他们同老师和学生一起在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对从学生们所亲历的事物中产生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探究,是科学教学所要采取的主要做法.

  基于这种理念,本节课主要采用指导——自主学习法,通过课件和实验演示,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和讨论,以期达到教学目标.有着丰富生活体会的学生往往对波动形成的物理过程有着浓厚的兴趣.为了使学生能认识机械波这一特殊的运动形式,教学中可以渗透"指导——自主学习"的教改思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突出学法指导,思维启发,和师生的情感交流.通过学生小实验和教师实验演示及课件模拟物理过程,逐层深入,让学生分成小组在教师创设的问题中进行分析探究,总结波动特征.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从功和能的角度去探究波动过程,进而搞清波动的成因.引导学生在讨论中互相问答或自问自答,进入思维的迁移,每观察到一个现象都去想想几个为什么.真正培养起抽象思维能力和独立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所有学生的各种不同见解,技能和经验都有所尊重.逐步把全班学生培养成科学探究推理严谨缜密,思想方法与行为方式以及社会价值观念都有助于科学学习的科学学习者.

  三,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引入

  (课件)在生活中,我们是否见过此现象——向一滴水滴入平静的水

  面,会看到水面上荡起圈圈涟漪,起伏不平的波纹向四周传播出去,形成水波

  (课件)曾记否,当进球后球迷此起彼伏所形成的波浪 (让学生按顺序逐个相继站起,坐下,这时全班的同学都有机会亲身体会到作为波动中的一分子的运动情况,引导学生分组思考,讨论波动的成因)

  (课件)"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连绵起伏的山峦构筑了

  华夏民族的脊梁……

  (小实验:学生同桌两人用手抖动课前准备好的.绳子,会看到凹凸相间的波向绳的另一端传播出去,形成绳波.)

  上述现象,都是我们平时所见到的波的情形,那么,波形成的条件

  是什么呢 波是什么 前面我们学习过的机械振动是描述单个质点的运动形式.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由大量质点构成的弹性介质的整体的一种运动形式——机械波.

  机械波的概念和产生条件

  机械波的概念: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就形成了机械波.上述的

  水波和绳波都是机械波.

  2,机械波的产生条件:振源和介质(引导学生思考探索所观察的现象,归纳总结)

  振源——产生机械振动的物质,如在绳波中的手的不停抖动.(如果没有连续的振动,则质点很快停止下来.)

  介质——传播振动的媒质,如绳子,水.

  机械波的形成过程

  1,介质模型:把介质看成由无数个质点弹性连接而成,可以想象成

  如右图所示.

  机械波的形成过程:

  由于相邻质点的力的作用,当介质中

  某一质点发生振动时,就会带动周围的质

  点振动起来,从而使振动向远处传播.(课件演示相邻质点的相互作用)

  (实验和课件演示)绳波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质点间有弹力联系着.开始时刻(t = 0),各质点都处在平衡位置.其中第一个质点受到外力作用将开始在垂直方向上做简简谐运动,设振动周期为T,则经过T / 4,质点1已经达到最大位移,正要开始向下运动.质点2的振运动较质点1落后一些,仍向上运动;质点3更落后一些,此时振动刚传到了质点9.经过T / 2时,质点1回到了平衡位置,并继续向下运动,质点9刚到达最大位移处,此时振动传到了质点17.依此推论,演示经3T / 4,T和5T / 4后各质点排列成的波形.

  机械波的特点

  1,介质中各点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作往复运动——振动.

  2,各质点并不随波向波的传播方向迁移.

  3,各质点在振动时有时间上的先后.

  4,波是能量传播的一种方式.

  (小实验:学生用手抖动绳子,形成绳波.如果不再抖动,则原位的质点很快平静下来.它说明波动是伴随着能量传播的,要维持波的传播,必须不断地给振源提供能量.)

  横波与纵波

  按波的传播方向和质点的振动方向可以将波分为两类:横波和纵波.

  1,横波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凹凸相间的波形——波峰,波谷)

  2,纵波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一条直线上.(疏密相间的波形——

  疏部,密部)

  例:声波是纵波.其中振源是声带,介质是空气,固体,液体等.

  (课件演示两类波的形成及其波形)

  说明:地震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拓展学生的认知层面)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的关系

  课件演示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图象,启发学生思考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作为课后思考题.为下一节课作铺垫.

  课堂小结

  1,只有振动才有可能引起波动.

  2,只有通过介质,才能由局部的振动引起全局的波动.

  3,每一局部都在平衡位置附近做住复运动——振动.

  4,每一局部并不随波向波的传播方向迁移.

  5,每一局部的振运动在时间上有先后.

  6,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它是一种振动形式,又是能量传递的一种方式.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并对问题研究的方法做出评价,思考描述波动与振动的物理量有什么不同.)

  物理说课稿 篇10

  一、设计理念:

  《透镜》一节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这一节是在前面学完了《光的折射》后,要求学生进一步的学习透镜的基本知识,为后面学习透镜成像规律,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奠定基础,可以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两种透镜及对光的作用。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探究,学生会养成良好的实验探究习惯,学会方法,增强学习兴趣。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探究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2.难点:引导学生从真实的复杂的物理实验情景中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三、学情分析:学生在上一章学过《光的折射》基础上,已经对光的折射规律有了深入的.了解,对于生活中很多光学仪器中用到的透镜的学习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

  四、方法运用:整节课运用实验——分析、归纳,实验——分析、归纳——设置疑问——猜想——实验——分析论证这些探究方法。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学习实验法、观察法、分析归纳法、比较法等学习方法

  五、教具:眼镜、凸透镜、凹透镜、纸、笔、支架盒、平行光源、课件

  六、教学过程设计:

  1.新课引课:教师:南极大陆冰天雪地,四季如冬,在有阳光充足的时候,小企鹅们经常会躲到一些特殊形状的大冰柱后面来取暖,为什么这样就不会冷呢?同学们要想明白其中的道理,那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章第一节《透镜》。近视眼镜、远视眼镜(花镜)就是生活中常见的透镜。

  2.新授内容:

  (1)教师:近视眼镜、远视眼镜(花镜)就是生活中常见的透镜。我看到很多同学跟老师一样都戴近视眼镜,大家互相观察一下近视眼镜、桌上放的花镜,它形状上有什么特点?学生:~~~~~~~~~,师:用我们物理上的话来说——就是中间薄、边缘厚;中间厚、边缘薄。学生分组实验,师:下面大家用手摸一摸桌子上老师给的两个透镜,它们形状上有什么特点呢?生:~~~~~~,师:透镜分两种:一种是中间厚,边缘薄,叫凸透镜;一种是中间薄,边缘厚,叫凹透镜。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光学仪器都用到透镜,你们知道这些光学仪器的名称么?生:~~~~~。

  (2)师:我们离不开透镜,透镜也离不开我们。下面我们来看片段演示:了解主光轴(透镜上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光心(大致在透镜的中心处)。(课件)

  师:我们来做个游戏,正常眼睛的同学戴一下近视眼镜,近视眼睛戴一下远视眼镜。生:谈谈感受?师:刚才的游戏说明透镜对光有作用,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透镜对光的作用。

  (3)师:组织学生分组做实验:分别让平行主光轴的光入射到凸透镜、凹透镜上,观察折射光线的路径,最后用笔画出入射、折射光线的路径(教师强调该实验中的现象就是一种光的折射现象,透镜是薄透镜,发生两次折射看作是一次折射)。生:分析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课件》。师:在该实验中,我们发现平行主光轴的入射光线被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都经过主光轴上一点,该点叫凸透镜的焦点(f),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f);平行主光轴的入射光线被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延长线都经过主光轴上一点,该点叫凹透镜的焦点(f),该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f).《课件》

  (4)师:不知道同学们注意到没有,在刚才的实验中,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有没有什么特点呢?生:~~~~~~~~~~。师:这样我们就得到关于透镜的

  第一条特殊光线:入射光线平行主光轴,折射光线过焦点。

  师:请同学们继续观察,在三条很有特点的入射光线中,其中有一条入射光线比其它两条入射光线更有特点?这条更有特点的入射光线还有一个相当明显的特点?并且通过透镜后其传播方向?生:~~~~。师:这样的话,我们是不是可以提出这样的一个探究问题:凡是通过光心的入射光线,其传播方向都不变?生:猜想。(课件)师: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这个问题。

  (5)生:分组实验验证猜想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又得到

  第二条特殊光线:入射光线过光心,传播方向不变。(课件)

  师:我们都知道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也就是说如果入射光线逆着反射折射光线射入界面上,那么折射光线将逆着原来入射光线的方向射出。根据这个道理我们能不能提出另一个探究问题?生:如果入射光线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入射到透镜上,折射光线是否逆着原来入射光线的方向射出?生:猜想

  (6)生:分组实验验证猜想,师:我们来观察一下入射光下,折射光线有什么特点?生:~~~~~~,我们又通过实验得到一条关于透镜的

  第三条特殊光线:入射光线过焦点,折射光线平行主光轴。(课件)

  3.练习:课件

  4.小结:学生小结,教师最后强调。(板书)(课件)

  5.作业:老师建议大家回去做一做课后的《动手电脑学物理》以及咱们定的《导航》。

  物理说课稿 篇1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初中物理第一册第三章《声现象》的第二节。它紧接着上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讲述了声音的三个特征。本节课虽非中考的考察重点,但对学生全面了解声现象,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上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讲了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发生的,本节课通过各种不同的声音引入了声音的三要素,并分析了他们同物体振动的关系。并为下节讲授乐音和噪音的区别和噪音等级的划分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1)了解音调、响度、音色是声音的三个特征。

  2)了解音调同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响度与振幅和距离发声体远近有关;物体发声不同,是由于音色不同。

  3)了解人和动物的发声、听觉频率范围不同。有些频率的声音,人听不到,动物却能听到。

  4)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总结实验现象的能力。

  3、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本节的重点是音调同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学生很容易通过比较不同的声音了解影响声音的三个要素,但对这三个要素同发声体振动的关系则考虑不多。所以揭示声音的三要素同发声体振动的关系是本课的主要任务。教材通过比较振动快慢不同的发声体发声不同揭示了音调同发声体振动频率的关系。理解了这一知识点,用同样方法就很容易理解响度和物体振幅的关系,从而掌握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同时,由于初二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总结实验现象的能力不强,并且容易把声音的大小和声音的高低这两个概念搞混淆,音调同物体振动的关系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二、教学方法:

  1、教法选择及依据:

  本节课准备采用演示、学生实验、归纳总结、指导学生讨论、演讲,指导学生自学等教学方法。本节课的内容同生活实际联系较密切,学生理解起来难度不大,应让学生多动手,多观察,多讨论发言,从实验现象和日常生活的经验中总结归纳出本课的知识点。同时,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比较、归纳总结实验现象、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2、教学媒体:

  实物(音叉、木梳、纸片、橡皮筋等);投影片;录音机、磁带。

  三、学法分析:

  指导学生从实验现象和日常生活的经验中归纳总结物理知识。初二学生才接触物理,对物理实验很感兴趣,但缺乏描述和归纳总结实验现象的能力。教师应注意培养他们这方面的能力。上课时让学生自己描述所看到的'实验现象,自己总结物理规律,在脑海中建构本节课要求掌握的知识点。

  四、教学次序:

  1、教学过程思路设计:

  1)导入新课:

  课前提问: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用录音机分别放一段男声和女声,一段音量大和一段音量小的声音,一段钢琴演奏的和一段小提琴演奏的乐曲,问学生这些声音听起来一样吗?从而引入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2)新课设计:

  a、音调:既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的差别必然同物体的振动有关。让学生用自带的木梳、纸片、橡皮筋做教材上的实验,问学生声音的高低同振动快慢的关系。讲解:音调、频率的概念。归纳总结: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大发音越尖锐音调越高。举例:各种物体发声的频率。提问:为何人能听到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却听不到蝴蝶飞行时的声音?(投影展示人的发声、听觉范围图,引导学生回答)提问:为何猫、狗等动物能感知地震的来临?为何蝙蝠、海豚等动物能利用超声波定位?(投影展示动物的发声、听觉范围图,让学生讨论后回答)。请学生课前准备一些有关声音频率的小故事(如狗在地震前救主人、海蜇利用次声波逃避海啸等),让学生上台演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b、响度:演示:用锤敲音叉,一次重,一次轻。问学生哪次音叉振动的厉害?哪次听到的声音响?讲述振幅、响度的概念。让学生拨皮筋,一次重,一次轻。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让学生看书自学,回答响度还和什么因素有关?如何增大响度?

  c、音色:放一段钢琴演奏的和一段小提琴演奏的同一首乐曲,问学生它们的音调、响度一样吗?引出音色的概念。让两个同学躲在讲台后面讲同一段话,让其他学生判断是谁在讲话,是凭什么知道的?提问:你小时候发出的声音同你现在发出的声音一样吗?当你感冒时,为什么别人一听就知道你感冒了?得出同一个人的音色会随着年龄、健康的变化而变化。

  3)归纳小结:

  声音有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越高。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不同物体发声的音色不同。人对高音和低音的听觉有一定的限度。有些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动物却能听到。

  4)反馈练习:

  a、音调表示声音的________,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所决定,频率越大,音调越_____________。

  b、响度表示声音的___________。它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________,响度越___________。

  c、乐音除了音调、响度两个特征外,还有第三个特征叫___________。

  d、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歌唱,为他轻声伴唱的是位女高音。他们谁的音调高?谁的响度大?

  e、比较牛和蚊子的叫声,_________的叫声响度大,___________的叫声音调高。

  2、板书设计

  第二节音调、响度、音色

  一、音调:声音的高低。

  1、物体一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2、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大发锐音越尖音调越高。

  3、人和动物的发声、听觉频率范围不同。

  以上第一版

  以下第二版

  二、响度:声音的大小。

  1、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

  2、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响度还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声音的分散程度有关。

  三、音色:不同物体发声的音色不同。

  物理说课稿 篇12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的第一节《光的折射》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的思考】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光的折射是重要的光学现象,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同时又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还是高中进一步学习光的折射定律的基础。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质,让学生从小崇尚科学,立志献身科学。

  二、【学情分析】:

  光的折射的特点就其本身的表述学生不难记住,但初二学生由于接触物理时间比较短,学生平均年龄比较低,抽象思维能力及认知结构上尚不成熟,因此在接受光的折射特点上有一定的难度,怎样形成对光的折射特点的理解使其认识由直观的感觉上升到科学理性的认识则是本节的难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光的折射特点。(2)难点:光线进入不同介质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光线和折射角;知道光的折射特点。(2)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实验,指导学生观察现象,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归纳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引导学生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用“探究”的方法得出光的折射特点,学会用“探究”的方法获取科学知识。(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学习中交流、团结和协作的精神。

  五、【学习资源】

  自制光的折射组合演示仪、烧杯、泡沫板、适量的水、多媒体课件。

  选择丰富的教学用具及设备,提高训练密度及广度,使教学过程从枯燥到有趣,从抽象到形象。

  六、【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观察分析、启发对比、总结归纳

  通过多个学生活动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同时注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自信心、毅力、兴趣、动机等培养,通过手势、眼神、表情等形体语言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上述方法总结规律,并联系实际解决课堂实际问题。

  七、【教学过程】

  一、课堂引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那么,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又将如何呢?设计渔夫叉鱼的实验引入新课。在装有水的鱼缸里有一条鱼,请学生到讲台先用瞄准器对鱼瞄准,再用激光灯通过瞄准器照射,检验学生是否瞄得准确,接着用鱼叉去叉鱼,结果却叉不到鱼。(装置见图1)这是为什么?

  对日常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以现象引入新课,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兴趣浓厚。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动力和发现的钥匙,通过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点燃其求知的欲望。

  (说明:实验在较暗的环境下进行,为使学生看清水中的鱼,教师用电筒把鱼照亮)

  二、新课教学:

  1、光的折射现象

  【学生活动一】:一个同学将一束激光射至空烧杯的B点并保持不动,然后另一个同学向烧杯内注水,注意观察:烧杯底部的光斑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见图2、图3)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结合多媒体课件师生一起分析得出光的折射的概念。(板书)

  教师提问:前面我们刚学习了光的反射,请学生回答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那么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又有哪些特点呢?

  2、探究光的折射特点

  【学生活动二】: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情况(图4、图5)。

  〖提出问题〗:①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②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如何?③随着入射角的变化,折射角如何变化?④当入射光线垂直于水面入射时,折射光线的方向如何?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实验后由学生归纳

  【演示一】:①电脑课件模拟演示光的折射中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关系。改变入射角度,在电脑上直观显示折射角度随入射角度的变化关系。

  进行课堂演示实验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教学信息,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地。

  【演示二】:利用自制光的折射仪演示:光在水和空气中的折射情况,重点演示光由水斜射入空气中的情况(图6、图7),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初步归纳光的折射特点。

  通过动手能力的'培养,对照演示实验的观察,辅以多媒体模拟演示,学生思维清晰、准确,有利于规律的总结归纳.

  【学生活动三】: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光通过玻璃砖时的折射特点。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后,将向哪个方向偏折?当该光线从玻璃砖的另一侧面射出时,出射光线又会向哪个方向偏

  学生活动后,画出光通过玻璃砖时的光路图。

  【演示三】:多媒体课件演示,边分析边讲解得出结论。(板书)

  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进行演示实验和计算机的模拟实验的观察,使学生在头脑中有清晰的表象,以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为基础掌握知识,而不是生硬地死记硬背,同时在观察中培养能力,开展思维训练,重视知识的应用,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使学生从“学会”转化成“会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学法的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以及演示实验时,引导学生如何去观察实验,并由他们总结和发现规律。

  3、用光的折射解释开篇的问题:渔夫为什么叉不到鱼?怎样才能叉到鱼?[学生讨论,代表回答]〔利用电脑课件解释〕(解决问题、首尾呼应)

  通过学生猜想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知识的应用,让学生遵循认识的规律: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整堂课通过活动让学生通过体验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亲历物理实验的探究过程,探寻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以及物理问题的解决过程。

  三、复习小结、布置作业(1)课本p871、2、4

  (2)上网搜索:海市蜃楼现象

  八、【板书设计】

  第一节光的折射

  一、折射现象

  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2、折射光线折射角

  二、光的折射特点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

  ①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②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④光垂直入射时的折射角等于零。

  ⑤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物理说课稿 篇13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重力》,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过渡句)教材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

  《重力》选自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质量、力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力是一种最常见的力,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它在力学学习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必须先研究重力对物体的运动有无影响,是以后学习压强、浮力、功等知识的基础,因此,重力在力学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过渡句)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接下来谈谈我对学情的分析。

  二、说学情

  我所面对的是初中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对物理的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对实验也充满浓厚的兴趣,但是很多同学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动手能力不强,需要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小组合作来提高学习效率。另外,重力现象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已经能够定性的认识,但尚不能够科学认知,教师应该发挥学生的优势,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可以带动学生的积极性。

  (过渡句)结合教材内容特点和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通过分析生活及实验现象得出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困素有关的实验过程,了解重力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会根据G—m图象分析处理实验结果。能正确书写重力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式G=mg,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确认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并能够应用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感受生活与物理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

  (过渡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如下: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重力的大小、方向以及重心。

  【难点】探究重力大小和质量的关系。

  (过渡句)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

  五、说教学方法

  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等。

  (过渡句)我认为,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法是上好一门课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最关键的一环,为了使学生学有所获,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我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1:新课导入

  我会先通过多媒体播放“苹果落地”、“瀑布”的动画,让同学们仔细观察,同时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的产生?学生回答是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引出重力,由此导入新课。

  【意图: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方式导入课堂,是因为重力现象在生活中较为普遍,从这种生活现象入手,引导学生定量研究重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而且能很快进入学习高潮。】

  环节2:新课讲授

  本环节总共分为五个部分。

  首先讲解重力的概念。由导入中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总结出是因为地球对它附近的物体的吸引作用,进而可以得出重力的概念,重力用字母G表示。并给学生强调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要受到重力。

  其次探究重力的大小。首先提问学生重力有没有大小,大家是如何感受重力的大小的?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并交流讨论不难得出重力有大小,且大小和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则重力越大。但这只是定性的理解,此时我会引导学生定量的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结合教材指导学生正确选取器材,设计并进行实验,首先测量出一个钩码所受的重力,记录数据。接着逐次增加钩码,分别测出它们所受的重力,准确记录数据。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我会要求注意小组之间分工合作。之后让学生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描点连线,并观察思考二者之间的关系。

alt="image.png" src="http://uploads.gzpinda.com/image/201909/25/15693951795d8b11eb991b2432803.png"/>

  让学生观察铅垂线的方向与水平桌面和斜面的.关系,以此来区分“竖直向下”和“垂直于接触面”这两个概念是不同的。此时教师可以从数学角度强调竖直也是一种垂直,是特殊的垂直情况,是与水平面垂直。

  接下来我会给学生讲解重心以及重力的由来。

  我会先让学生尝试将钢笔或者刻度尺放在手指上并且能让它们静止不动。学生完成小实验之后,我会提问学生是不是随便怎么放都可以做到静止不动。学生会答出只有在某一个固定的位置才可以。于是我在此基础上总结: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看成是集中在某一个点上,我们把这个点叫做重心。

  我会引导学生思考物体的重心位置是不是与它的形状以及材料是否均匀有关?学生通过寻找方形薄板以及粗细均匀的直棒的重心的小实验会总结出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最后我会给学生讲解重力的由来。先让学生用细线牵着橡皮做一个“模拟”引力的小实验,然后通过讲解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例子使学生明白由于地球对它附近物体的引力,才会出现多媒体上那些一系列物体在下落的现象。

  【意图:这样设计不仅能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培养了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这个环节中,教师始终扮演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环节3:拓展提升

  在此环节,我会让学生结合本节课知识,思考如何利用三角尺判断桌面是否水平,还需要哪些物品?应该怎样操作?

  【意图:这样设计不仅可以让学生将课堂知识得以拓展,而且可以调动课堂气氛,又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使得有趣的知识在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中显得更有味道,也做到了活学活用。】

  环节4:小结作业

  对于课堂小结,我打算让学生自己来总结,

  【意图: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让我在第一时间得到教学反馈,及时加以疏导。】

  之后我会留下这样一个作业,课后写一篇“如果没有重力,生活将会怎样”的短文。

  【意图:这不仅能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也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思考,真正体现了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七、说板书设计

alt="image.png" src="http://uploads.gzpinda.com/image/201909/25/15693951305d8b11ba8623c863110.png"/>

  物理说课稿 篇14

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眼睛和眼镜》,选自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三章的第四节。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流程四部分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是本章的核心内容,围绕凸透镜成像,展开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以及今天我要讲授的眼睛和眼镜等教学活动,其实质都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拓展及应用。本节教材深入浅出的向学生介绍眼睛的成像原理、病眼原因及矫正办法,使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

  2、教材处理:

  为了顺利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把教材内容设计成三个学习活动,放手给学生,便于学生合作交流展示及生成。

  二、教学目标

  (一)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了解眼睛构造及成像原理,了解病眼的原因及矫正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了解了解病眼的原因及矫正。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意识到物理是有用的,知道保护眼睛的重要性。

  (二)重点难点: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是本节课的重点其分析过程就成为难点。

  三、教法与学法

  (1)教法:在物理教研组“三三六”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根据本节课的特点,采取“六环节”有效教学法。

  (2)学法:根据《物理新课标》关注全体学生发展的理念,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本节课采用“合作、交流、展示”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流程

  (一)明确目标定向新知

  用课件展示三种眼睛成像的区别,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实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新理念。在学生兴趣高涨时进入新课的学习,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学有方向,避免盲目性。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在学案设计上,遵照由浅入深的的认知规律,精心设计三个学习活动,一次性抛给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质疑,达成共识,目的是落实先学后教,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三)展示提升感悟新知

  把学案上的三个学习活动随机抽取三个小组进行展示,展示的是思维流动的过程,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师生互动生成新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穿插巩固收获新知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提升后,如果还有困惑,再次通过“兵交兵”,实现资源互补、资源共享。

  (五)网络构建沉淀新知

  学生展示网络构建的思维过程,教师提炼提升,达到新知的沉淀作用。

  (六)达标测评巩固新知

  针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设计达标测评题,用以检验学生的接受情况,如果课堂时间不够,留作课后作业。

以上(精选)物理说课稿14篇的内容,由学练范文网搜集整理分享。

最新范文

教育随笔老师的承诺(锦集19篇)05-02

中班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记录(合集15篇)04-30

安全教育随笔小班短篇300(推荐15篇)04-30

高中历史说课稿04-29

七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04-29

四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04-29